疲敌之策,曹操比较喜欢用。</p>
草原上,游牧民族也喜欢用。</p>
游牧民族的骑兵攻坚能力不行,于是,就不停的骚扰农耕文明的步兵方阵,一天若其阵型不乱,那就两天,若两天还不乱,那就持续骚扰三天。</p>
当农耕文明的步兵被骚扰的精疲力尽的时候,此时,游牧民族的骑兵就一波冲锋把人给带走了。</p>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p>
用兵的原则,将接受国君的命令,召集人马组建军队,在难于通行之地不要驻扎,在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要与四邻结交,在难以生存的地区不要停留,要赶快通过,在四周有险阻容易被包围的地区要精于谋划,误入死地则须坚决作战。有的道路不要走,有些敌军不要攻,有些城池不要占,有些地域不要争,君主的某些命令也可以不接受。</p>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p>
这是孙武所认为的,应当给统帅以足够的指挥权。</p>
古代不同于现代,古代通信手段落后,后方难以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p>
如果此时,君王想对前方下达什么命令,很可能,就会功亏一篑。</p>
哪怕到了二十世纪,有电报,有电话,有电台等各种通讯手段,后方将领对一线阵地的瞎指挥依然致命,很可能就会闹出“把机枪左移五米这种笑话。”</p>
故,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p>
一线将领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不能命令一下来,就死守后方来的军令。</p>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p>
所以,若是为将者能精通所有为将者的利害,就能真正懂得用兵,而非是只懂得战斗。</p>
只懂得战斗,顶多为千夫长,懂得战略,或可为一方大将。</p>
但是,懂战略,若是不懂政治,则不可为可托付国事的国之栋梁之将。</p>
就比如关羽,关羽有万夫不当</p>
之勇,再加上,其人深通兵略,熟读兵书。</p>
按说,让关羽守荆州,万无一失吧。</p>
可结果如何,关羽在政治上,少了一点圆滑,为人又狂傲,结果,恶了孙权。</p>
最后,关羽不就大意失荆州,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p>
可见,为将者懂得政治是何等的重要。</p>
若不懂政治,真个就是武夫而已。</p>
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p>
将领如果不能深切的知道地理,那么只能懂地形,而不能利用地形。</p>
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将领。</p>
所以将帅精通“九变”的具体运用,就是真懂得用兵了;将帅不精通“九变”的具体运用,就算熟悉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指挥作战如果不懂“九变”的方法,即使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发挥部队的战斗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