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中国目标(1 / 2)

快乐仙劫 夕闻 0 字 2021-09-04

 “唉,人本无罪,怀璧其罪啊,为几块奇石,不知多少无辜生灵受难,我们来到这里,就是因为这块白虎宝玉。()”武神城主面有愧色,接着往下说道:“我的祖先原是徐家麾下的武士,因为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又对徐家忠心不二,所以深得徐家族长信赖,徐家奉命守护神宫,我的祖先也一同前往,后来徐家南下,我的祖先浴血奉战杀敌无数,保护徐家老小平安来到海边,自己却伤重不治,因此徐家对我家后人更加信赖,神石的秘密我家也略知一二。

后来蜀国平定内乱,徐家奉命回国,哪知道就在徐家准备举家南迁重回故土的时候,我的祖辈中却出了一个不肖子弟,知道白虎宝玉的秘密后动了贪念,偷了宝玉携宝私逃,徐家族长闻讯以后悲愤自尽,我的祖先深感愧对故主,命令全族上下远离家乡分头追查那人的下落。”

徐悠道惊叹道:“太夸张了吧,我想那时候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到处都是森林湖泊,随处可见毒虫野兽,想要找个人不知道有多难,就算是神仙,恐怕都会累得吐血。”

武神城主点头称是:“你说得没错,虽然我说得轻松,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跋山涉水找个人的确困难重重,我们这一支族人找了几十近百年,好几代人就在山野荒原中耗掉一生,最后飘洋过海远渡重洋,竟然真的找到了他,地点就在今天的日本沿海,他那时已经死了,但后世子孙却在当地扎下了根,成为当地望族。

那时的日本,还只是一片蛮荒之地,人们渔猎为生民风强悍,土著性情粗野能征善战,这块白虎宝玉因为其神秘的力量而被他们奉为神物世代守护,那人的子孙也因此受人敬仰,在当地地位极高,你们在武神祭上所见的那些神官,就是那人的后世子孙。”

王然奇道:“既然找到了为什么不马上送回去,到现在还留在这里?”

武神城主无奈苦笑:“我的祖先又何尝不想呢,但既然这块宝玉被当地人奉为神物,怎么可能由他们轻易带走,我的祖先都出身军伍世家,无一不是勇武过人,但在海上就已经死了不少,靠岸以后水土不服又有不少折损,真正能上战场的并不多,面对群敌也无能为力,双方交战多年各有死伤,却终是夺不回这件宝物。”

徐悠道:“如果是由我当家的话,这种情况下也只能象他们一样在当地扎根,静待时机以谋远策,不然你家的人是越死越少,他们的人却是越生越多,到最后必败无疑。”

武神城主叹了口气说道:“是啊,你说的很有道理,我的祖先也是一样的想法,但有一件事你们都没有想到,我们的族人和当地土著联姻通婚,一同渔猎耕作,不知不觉中便和当地人水融,前几辈人还谨记祖讯,但几百年后的人哪管什么家族使命,谁又愿意再为了一块石头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同胞兵戈相见,好在他们也没有完全忘了祖训,既然不愿以武力夺回奇石,却也不愿意让外人知道这块奇石的秘密。

那时我的家族也已成为当地大族,这块奇石由我的族人和另几大家族世代守护,仅供平民百姓参拜祈福,但知道其中秘密的人却是越来越少了,到了后世,除了几大家族,就再也没有人知道这块白虎宝玉的来历和奥秘所在,一直到今天,除了传统的橘氏、源氏、平氏、和藤原四大贵族,就只有后世崛起的武田、毛利和松川等几大家族知情,当然,还有织田家族。其实武神祭真的目的也就是在几大家族中选出一人来参悟宝玉中的秘密,只是外人不得知晓罢了。传统的大家族如今差不多都已经没落,如今来参加武神祭的这些家族,根本就不知道武神祭真正的意义。“武神城主轻轻抚摩宝玉,轻声的叹息。

王然问道:“那后来徐福东渡又是怎么回事?还有织田家又是怎么回事?”

武神城主道:“那又是好几百年以后的事了,徐家后人费了无数功夫,四方打探终于得知宝玉的下落,命令家族中最富盛名的徐福前来夺取宝玉,这人也是天纵奇才,除了徐家祖传的破魔真气,还学会了一些道术仙法和金丹之术,知晓天文地理诸子百家,但所学太杂必然不精,那时守护宝玉的几大家族已经揣摩数百年,自然会有几个人多少掌握宝玉中的神秘力量,其他护卫也都是勇武之士,为保住宝玉拼死而战,双方激斗数场,徐富以寡敌众身受重伤,迫于无奈逃了回去。”

徐悠突然拍手笑道:“我明白了,徐福知道以他的能力必然夺不回这块宝玉,所以骗了秦始皇,说要为他寻找长生不老药,其实却是借了他的兵船来抢宝玉,没想到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却会上这么一个白痴大当。”

王然深有同感:“要不怎么说人要事业有成再年纪一大,总会犯点低级错误呢?”

武神城主摇头道:“你们小看了始皇帝,以他统一六国的雄才伟略,怎么会看不透徐神福的小把戏,他知所以这么做,自然有他的打算。

徐悠眨了眨眼睛,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他派徐福出海,真实的目的是为了开拓疆土,这才符合他的野心。”

武神城主赞赏的点了点头:“对,就是这个目的,始皇帝曾多次东巡,绝对不会是为了游山玩水或者寻仙求药,他的野心也绝不止歼灭六国统一中原那么简单,他的目标是整个世界,至少是他所知道的世界,但那时秦国统一时间不长,国内局势不稳,始皇帝不敢轻易向外扩张,徐福的出现恰到好处,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惑人耳目出兵海外的借口,徐福先后一共三次东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