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章 打包出手(2 / 2)

神仙眼 全市虾蟹 0 字 2021-10-10

叶欢原本对那幅字轴其实有动心,那确实是件上了年头的老物件,他一时犹豫的是,要不要拿出银子来和对方赌一把。就算吃亏买到件仿造的赝品,看那字轴的模样,也能值银子,亏也亏不了太多就是。</p>

他自从第一次花了极少的银子成功的捡了一次的漏,到现在心里一直有转不过弯来。总想着以搏大,成功捡漏才是王道。</p>

</p>

其实这是他对古玩收藏的认识不深,爱好收藏古玩的那些真正的圈内人,固然都喜欢捡漏。但不一定都是对那银子感兴趣,很多人其实享受的是那种别人不识货,被自己看穿的人弃我取的乐趣。到不是象叶欢这样,完全以能赚多少银子为衡量古董收藏是否值得出手。</p>

“笏板与官印的底价各是五万元为底价,三样物品加起来底价是八十万起价”。</p>

老阎退在一旁手里拿着麦克风,感觉有提不起精神似得,懒洋洋的喊道:“各位老板们可以仔细看一下,这两件物品的品相很好,保存的十分完善”。</p>

“官印啊?呵呵这玩意不错,要是买到手,拿回家给我家里那老爷子瞅瞅,不定他老人家会喜欢这物件”。</p>

刘梅生在叶欢身旁嘿嘿笑道:“要是老爷子发善心,让我也买一辆象你那样的迈巴赫齐柏林就好了”。</p>

叶欢笑着摇了摇头,这喜欢玩古董的主儿各有各的喜好。自己是为了赚银子,有些资深的骨灰级玩家是单纯为了兴趣,象刘梅生这种看起来是四不像,也不知道这家伙是不是附庸风雅才想起玩这东西的</p>

随意的与对方东拉西扯着,叶欢的眼睛其实一直围绕紧盯着那块笏板与官印的身上打转。他掩饰的很好,没有人能看出来这时叶欢的心里其实已经是泛起了滔天巨*般的在翻腾不休。</p>

对历史稍微了解一的人都知道笏板与官印这两样玩意的用途,收藏古玩的人一般对这两样东西都不陌生,但真正能掌握清楚它们来历的主儿却不是很多。</p>

大家都知道,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拿在手中的器具。这物件又称手板,玉板或是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所以这物件又被现代人戏称为古代官员的笔记本。</p>

《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p>

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p>

而现在叶欢看见台子前面摆放的这只却正是一块象牙笏,明最少是五品官以上的人所持有过的。</p>

官印较为复杂一些,印章属于金石学的一部分,由来已久。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p>

皇家御玺无疑是古代印章中最为名贵的一类,但对一般藏家来可遇不可求。官印相对于御玺,收藏要容易得多。而根据使用的材质不同,古代官印又可分为:铜印,玉石印,木印等等。</p>

印章传世的不少,但真正的官印却是难得一见。这与我国古代当时的律法有着极大的关系。</p>

~~~~~~~~~~~~~~</p>

PS:谢谢panacea0的打赏以及月票,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