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得让普通观众看得懂(2 / 2)

“新鲜感,娜米。”韦恩耐心的解释着。“你从小在电影中看到的打斗方式,都是肉对肉的力量型,现在出现另一种方式,给你带来了足够多的新鲜感。”</p>

这是影片的卖点之一,赛博朋克,未来科技,灵活的打斗场面,还有那些另类的特效使用方法,组成了影片中清晰的卖点。</p>

画面中的白人耍着的功夫,在韦恩的眼中可以算可笑,这种徒有其表的玩意儿,恰好能给看多了力量型打斗的北美观众,带来难以言说的新鲜度。</p>

现在被电影吸引的观众,绝不是因为已经出现的哲学,人性讨论等东西,而是因为未来科技、赛博朋克和功夫等等带来的爽快感。</p>

早在影片还没开始拍摄时,韦恩就警告过扎克-施耐德,这就是一部纯粹的暑期档科幻片,千万别试图去放大其他元素,那些神学,哲学,人性只能是点缀,更重要的还是特效场面等卖点。</p>

或许以后影迷在提起这部片子,会不自觉的想起其中的其他元素,可吸引他们的绝不是这些,过多的探讨哲学人性,这就不是一部科幻商业大作了,绝对会变成一部神神叨叨的文艺四不像。</p>

当导演拍摄一部电影,只是想要表达一种情绪,而不是想要讲一个故事时,通常会有很多人看不懂,这就是所谓的文艺片,而这种文艺片,在电影院观看的观众中,睡觉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三十五。</p>

所以电影过于文艺等于赔钱货这个理论,在某些方面一点错都没有。</p>

电影还在继续放映着,后面频繁出现的动作戏,不时的引起观众一阵惊呼和叫好,尤其是经典的子弹时间出现时,不仅惊呆了所有影迷,就连媒体记者和嘉宾们,这些圈内从业者也看的目瞪口呆。</p>

韦恩的思绪,却不知不觉的飘散了出去,想起前世《黑客帝国1》上映后,沃卓斯基兄弟(姐妹)收获了无数好评,上千万的科幻影迷对他们顶礼膜拜。</p>

偏偏这两个人,在影评人的夸赞中迷失了,自认为第一部成功的因素,是因为影评人口中的人性讨论和哲学思辨,把第二三部给制作的越发神神叨叨,口碑大跌。</p>

这是典型的被影评人忽悠瘸了,然后在艺术这条路上一去不复返,明明可以成为好莱坞顶尖的商业片大导演,最后变成了出道即巅峰的典型。</p>

这方面还得说是爆炸贝,他曾经也被忽悠瘸过,不过一部影片之后立即醒悟了过来,影迷爱的是他的爆炸再爆炸,没人喜欢看他去讨论什么人性。</p>

在韦恩的记忆中,要说最成功的文艺属性电影,脑子里立马跳出来的是《霸王别姬》,这部纯粹的文艺片之所以经典,他个人感觉就是一个原因,导演拍出来的片子普通观众也能看懂!</p>

这很重要,非常重要,别看现在这部《黑客帝国》中也充满了神神叨叨,可他早就确定过了,故事对于普通影迷绝对谈不上晦涩,就算是个孩子也能看得懂,这是影片拥有广泛受众的基础。</p>

当好莱坞中国大戏院这边,影片刚刚放了一多半时,隔壁的神殿大剧院首映来到了尾声,大荧幕上已经滚动起了演职人员的名单。</p>

“嘿,杰克,电影结束了!”一个白人男孩伸手捅了捅睡着的同伴,并且隐晦的指了指大银幕。</p>

“狗屎,我竟然睡着了?”名叫杰克的年轻人揉着眼睛,和同伴一起站了起来,带头为剧组主创送上了热烈的掌声。</p>

“没别人看到我睡着了吧?”一边用力鼓掌,他一边看向同伴。</p>

“没有,放心吧,我们的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p>

本来安静无比的放映厅,在两个男孩的掌声响起来时,仿佛一下活了过来,更多的观众站了起来,送出了自己的掌声。</p>

他们俩的这种职业,放到后世有个好听的名字,气氛组,说难听点也可以叫托儿。这种手段几乎每个电影首映都会用,包括正在进行中的《黑客帝国》,华纳兄弟也都有安排。</p>

这就像是一种保险,能够化解很多尴尬和冷场,就如同刚刚那样的情况。</p>

站在幕布前面的剧组主创们,迎着观众热情的掌声在谢幕,不过影片制片人布莱恩-格雷泽脸色非常难看,电影放映中后面发生了什么,他一清二楚。</p>

导演比尔-贝克比的表情同样凝重,凑到贾斯汀身边低声说道:“情况有些出乎意料。”</p>

“先去参加新闻发布会,其他事回头再说。”</p>

环球影业发行主管也在疑惑,明明整部片子,完全按照成功模式打造的,偏偏观众的反应非常不妙,整个电影后半程他都在安慰自己,希望这只是个别现象。</p>

当陆陆续续退场的影迷,达到二三十人时,他才不得不接受真相,这部片子或许真的存在些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