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逃出生天(2 / 2)

幸而他们带的行李很少,又个个消瘦,穿梭在行人之间并不难。</p>

而身后追的那些家丁被人群这么一档,速度就降了下来,沈千歌等人再混到人群里,很快他们就区分不开,找不到目标。</p>

一名膀大腰圆的家丁用力将一位挑着担子的百姓推开,往地上啐了一口,骂道:“他娘的,被他们逃了!”</p>

旁边跟来的家丁道:“算了,大哥,说不定不是他们。”</p>

家丁冷哼一声,愈发觉得逃走的那些人就是主子要寻陶平,“你叫人来,到附近搜!我就不相信,他们能这么快离开这里!”</p>

“是!”</p>

出了五谷街,沈千歌累的喘/息不止,陶平更是脸色惨白,陶五娘连忙给陶平擦汗,担忧的问:“平哥儿,可有哪里不舒服?”</p>

陶平抿着唇摇摇头,“娘,我没事,我们赶紧去西市绕到车马行吧!”</p>

沈千歌拍了拍陶平的肩膀,而后一行人迅速往西市的方向走。</p>

穿过西市,就到了西城唯一一家车马行,只要陶永来车马行,定然会来这里。</p>

沈千歌没带着陶家一家直接去车马行,而是在车马行对面的茶馆里坐下,要了几碗便宜的粗茶。</p>

安置好陶五娘一家,沈千歌带着陶忠去了车马行。</p>

现在车马行里找了一圈,并未看到陶永,沈千歌这才给陶忠使了个眼色,让陶忠去询问车马行掌柜。</p>

只要在车马行寄放了车马的,都有登记。</p>

陶忠年纪小又机灵,很能博得掌柜的同情,他去问掌柜,多半能打探出来。</p>

沈千歌带着帷帽站在不远处看着,没一会儿,陶忠就回来了。</p>

他仰头对沈千歌道:“沈姐姐,爹还没来。”</p>

知道了这个消息,沈千歌也不留在这里了,带着陶忠回了茶馆,告诉了陶五娘这个消息。</p>

一行人心里虽然着急,但现在也只能等着。</p>

幸好过了一个时辰,陶永赶着马车到了车马行的门口。</p>

他刚要进去,陶忠就偷偷溜了过去,看到小儿子,陶永马头稍稍拐了个弯就往茶馆这边赶来。</p>

一行人不敢耽搁,直接上了马车,出城。</p>

马车上,陶五娘连忙问陶永,“当家的,你怎么耽搁了这么久。”</p>

陶永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水,长出了口气,“我在五谷街的街尾买的马车,刚买了马车,谁知道就听说五谷街被围住了,说是要查什么逃奴,而后整个街道都骚乱起来,我怕围着街道的是刘家的人,就趁着骚乱,驾驶着马车冲了出来,绕了好几条街才穿过西市到了车马行。”</p>

陶五娘怎么也没想到丈夫差点被扣住,直抚着心脏,在心里谢了各方神佛。</p>

陶永说完却转头对马车里的沈千歌道:“小姐,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追出裕州,我听说城外有个码头,不若我们驾车直接去码头,从水路走。”</p>

裕州连着裕河,自从洛城洪灾,裕河水道被拓宽,又多了好几个分支,上了裕河,谁都不知道他们走的哪个分支,是朝着上游去还是下游飘。</p>

陶永这么一说,确实是水路更安全。</p>

一行人与时间赛跑,陶永一刻都不敢停,半日就赶到了裕州码头。</p>

码头有许多船只,大船小船,货船运人的都有,好不热闹。</p>

陶永只收了买来一半的银子,将马车和马匹便宜卖给了码头的一位商家,而后带着沈千歌和陶家一家上了一条去往曳州的商船。</p>

陶永在商船上开了两个中等的船舱,一间女人住,一间男人住。</p>

也不是没有多开一间船舱的银子,但这个时候还是大家都守在一处比较安全。</p>

等安顿好,陶永又在码头买了些干粮带上船,下午这艘大商船就出发了。</p>

瞧着裕州的码头越来越远,沈千歌和陶家一家人的心这才安静下来。</p>

戴着帷帽站在甲板上,看着裕河上的风景,有一瞬间,沈千歌觉得这风景极为熟悉,好似她以前看过一样,可没多久,又是满眼陌生。</p>

远远看去,码头上突然来了许多人,那些装卸的码头工人被家丁打扮的人推的摔倒,而后这些家丁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在追问路过码头的每一个人。</p>

沈千歌冷哼了一声,回了客舱。</p>

在客舱里休息了半个时辰,沈千歌忽然觉得腹部一阵绞痛,瞬间额头冷汗遍布。</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