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范文程的策略(二)(2 / 2)

“其三,示弱之事,光凭明廷自己争名夺利,也不能保证示弱一定能成功,如能派遣一深知明朝朝廷内情的得力之人深入中原,从中支应、挑拨此事,则此事成功的机会,高很多“…………”范文程低着脑袋,将这几点要点一一的点明。

黄台吉觉得这个计谋,tǐng好的,算是一个额外的手段,成功了,算是杀招,如果没成功,也于大局无碍,黄台吉倒是对范文程刮目相看了,不过,听到范文程的这几点意见,眼睛里又冒出许多疑huò,看向范文程的目光,又不同了。

这三点,其中有两点都是说要一个得力的人,要一个得力的,能深入中原去办这件事的人,这个人不仅要知晓这个计划,还要能和夷人打交道,能分辨夷人的真伪、好坏,更要对明廷内部极为熟悉,更是要有能力去挑拨明廷”那么”一般人肯定无法胜任这个角sè,黄台吉在脑海里把适合这个要求的人一一的过了一遍,没有一个适合的”又仔细看了看眼前的范文程,似乎只有范文程满足所有的条件。

黄台吉看向范文程的目光,不一样了,以范文程的聪明,和夷人打交道,难不倒他,分辨夷人会不会铸炮,更难不倒他,范文程更是对明廷内部的运作熟悉的不得了,也是有功名在身的人,更是这个计划的发起人,所有的要求都符合……

范文程把脑袋低得很低。

黄台吉的目光,则是充满了疑huò,眼神溧浮不定”目光不断的在范文程的脸上巡视。

“…………呵呵呵……”难以言喻的压抑,沉默一阵子之后,黄台吉忽然笑了起来。

“……非是本汗信不过宪斗,只是,本汗更需要宪斗在身边谋划”

且去明朝,也必定是凶险重重,本汗也不希望宪斗冒险,虽然此策如果成功,定能解我大金之危,可本汗觉得,依旧不能和一个宪斗相比较,如果要在宪斗和此策之间选一个,本汗肯定是要选宪斗的…………”黄台吉“微笑”着解释道。

“文程谢大汗看重”文程诚惶诚恐!”范文程一直低着脑袋,连忙说道。

“……嗯,此策也算是好计策,本汗也不会放弃,会派人去苒,还需宪斗为本汗把关……”黄台吉“微笑”着说道。

“喳!””范文程低声答应道。

原本有些压抑和yīn沉的气氛,更加的压抑,更加的显得yīn沉。

三岔河飞海上。

一艘巨大的战舰之上,几个人围坐在一个沙盘面前,似乎在商议着什么,这几个人,正是孙承宗,秦良玉,满桂,毛文龙等几人。

“阁老,鞑子已经蜷缩在那里数日了,也不见鞑子有任何动静,不知道鞑子打的是什么主意。”秦良玉首先就把情况说了一遍,鞑子到三岔河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要修整,也早就修正过了,可现在却没一点动静,很是奇怪。

“阁老,依末将看,是鞑子怕了咱们的军阵,没有好办法,来了也是送死,肯定不敢贸然上前,怕此时,敕子正在头疼呢……”满桂也大大咧咧的说道,他给孙承宗做过中军,别承宗是他的老上级了,对他关照有加,故此,在孙承宗面前,满桂也不是很拘谨,倒是有事说事。

孙承宗倒是很平静的看着在场的几人。

“振南如何看?”削承宗看了看毛文龙,就毛文龙没发言了,别”

承宗想听听毛文龙的娄言。

“回阁老,末将以为,鞑子此次龟缩不前,肯定是在打什么主意,至于是什么主意,末将就不知道了,不过,末将以为,以白杆军阵的威力,鞑子是讨不了好的!”毛文龙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如今大势对明朝有利,前些日子,更是给了靶子当头一棒,大大的提升了明军的气势,如今靶子缩头,也很好理解,参详过了白杆兵军阵之后,毛文龙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军阵的威力相当的大,是专门用来克制鞑子硪孙承宗听了毛文龙的话,也并立刻就表态说鞑子一定会如何如何。

“自如那里的情况,有些出乎意料了……,没料到,鞑子居然敢留一部兵力继续围松山堡,这倒是有些出乎意料,这样一来,自如那里的骑兵,可就到不了三岔河了,可能参加不了三岔河之战,我大明的骑兵却是少了不少啊!振南,满桂,决战之时,你们的压力就更重了,可敢战?”孙承宗倒是说起了另外一件事。袁崇焕的人马,因为鞑子在松山堡没有撤光,而失去了渡海来三岔河的机会,如今,两万精锐骑兵被牵制在锦宁,到不了三岔河,这个问题,更让孙承宗着急。

“阁老放心,俺满桂毫无问题,阁老……,不,总指挥指哪满桂就打哪,决不让阁老失望……”满桂倒是大大咧咧的就回答道了。

“阁老只管放心,振南既然既然来了,就是抱着必死的决心的,不战至最后一人,绝不言持……,

……”毛文龙也是信誓旦旦的说道。

“阁老,虽然少了袁大人那里的人马,可鞑子也少了相应的人马,说起来,我大明就未必吃亏,……据说袁大人正在和围松山堡的鞑子对峙,袁大人似乎有解决那股鞑子的意思,只是不知道,袁大人能不能解决那股鞑子,既然虏酋敢留一部在那里继续围困,这一部人马,必定是不弱于袁大人的,袁大人如果要取胜,怕也不是易事……”秦良玉、

见满桂和毛文龙回答完了,立刻说道。

别承宗点点头,如秦良玉所说,袁崇焕那里的兵马虽然未到,少了不少骑兵,可鞑子那边也少了不少兵马,算下来,也未必就是明朝吃亏,只是,这多少有些和原计划不符。

“阁老,末将以为,如果袁大人一定要对那股围困松山堡的鞑子动手,只要决心下得大,未必不能赢,关键在于,决心,二字,一切只看袁大人有多大的决心……”毛文龙忽然插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