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全胜而走(2 / 2)

重生之霸明 正昇 0 字 2021-09-07

这次很可能要大打一场,刘大山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同。

李同确实没让刘大山失望,只一个冲杀就打散了众家丁,自己却只有两个兄弟受了轻伤,只看得其他几个当家的目瞪口呆。不知道是应该夸李同勇猛呢,还是应该骂那些家丁身子弱,太不经打。其实李同自己也是纳闷:我还没打够,你们怎么就逃了?

杨靖在后面看的直摇头,怪不得别人都说打仗打的就是气势,如果气势没了那么仗就打不赢。现在看来,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却是大有道理。

跟着刘大山等人走到还未收拾的“战场”上。刚才的战斗虽然并不激烈,但杨靖看着这满地的鲜血,心里也是翻腾蹈海,如果不是顾及面子,他早就大吐特吐了。走到还是浑身发抖的那几个被俘的家丁面前,问道:“你们领头的呢?他在哪儿?”一个家丁向河对面指了指,说:“就在那边儿。”杨靖看了看河对面正在骂娘的一百多个武丁,点了点头。又说道:“我们大当家的不愿杀人,让我来放你们回去。你们回去后可不能像以前那样胡作非为,否则。哼!我们绝饶不了你。”那十来个家丁点头如捣蒜,连连应是,站起身就慌忙溜了。杨靖当然知道这些做惯了坏事的家丁狗改不了吃屎,但还是想想尽尽人事,他们听不听那就不好说了。

就在杨靖放人时,几位当家的已经打开了蒙在马车上的帆布。不时地传来一阵阵的惊呼声。杨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也不由地凑过头来,看看今天到底有什么收获。只见车里都是弓矢刀剑,上好的钢铁,还有好几车的粮食,丝绸和食盐。杨靖心里怦怦直跳,这得多少钱才能弄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天下何其不公!杨靖心里直为那些冻死饿死的流民愤慨不已。

刘大山走过来拍拍杨靖的肩膀,笑道:“是不是看傻了。我们以后得到的会更多。现在我们该走了,再不走官军就要到了。”杨靖点点头,和兄弟们一起把战场收拾了一下,就匆忙撤退。

到了小峪口,二当家带领着家眷已经在那儿等着了。小峪口往上,马车不能通过,杨靖他们只能把物资卸了下来。由家眷背粮食、丝绸、食盐,男人们把一捆捆的刀剑钢铁系在缴获的马背上,自己也背着沉重的弓矢向山里面跋涉。山路难走,负重又多,行走异常缓慢,众人走了五六天,才走到离五台山五十里的一个地势险要的山峰上。

这座小山中不仅有田地可以开垦,还有一股活水,真是人间福地。但因为周围土匪众多,无人敢来此定居,便宜了杨靖他们这些外来户。

杨靖他们来的路上到并没有受到本地的山贼土的匪攻击,这倒不是五台山附近的土匪心眼好,只是因为杨靖他们身上都背着刀剑弓矢让其余的土匪们心寒,不敢攻击。这年头儿有刀就是大爷,这些人还是不惹为妙。

刘大山先是分配了粮食、丝绸和食盐,又命令众人搭房建屋。杨靖见众人都是用木料建房,便对刘大山建议道:“舅舅,用木料建房容易着火,一旦遭到攻击,木料一点用也不起。我们不如用石头砖瓦盖房。”刘大山听的直皱眉,道:“你说的有道理,但我们没有石匠,也没地方买转,即使能买来,咱们也运不上来啊。只要寨子的外墙用石头盖,其他的还是用木房吧。”杨靖不服气,道:“咱们刚来,其他土匪肯定要找咱们麻烦,咱们要是不弄的结实点儿,恐怕要吃亏。我的意思是,咱们先用石头垒房,然后自己烧砖。烧砖又不是什么难事,咱们总有一天烧出来的。”

刘大山迟疑道:“咱们都是北方人,住惯了木房。你让他们改,他们可能不愿意。而且石头房子又太慢。再说,咱们是土匪,都去生产砖了,谁去下山抢劫?要不这样吧,过几天咱们再招人的时候,我给你多配几个人,你就领着你的人去烧砖吧。”

两人正说着话,一个喽啰道:“当家的可要烧砖?我的祖上万历年间曾经在北京为筑长城烧过砖,小的虽不肖,但也学会了这门组上传来的手艺,或许可以帮的上当家的忙。”杨靖大喜,对舅舅说道:“你要先借给我一些人,我想马上就去烧砖。”刘大山见他这么着急,好笑的点了点头。杨靖又对那个喽啰道:“王兴,你一会儿就领着舅舅借给我的人去找粘土,明天就开始烧砖。”王兴点头领命而去。

其实杨靖心里就有很多好东西,可自己都不会做,徒呼奈何?<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