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要回家(2 / 2)

破明 天雅客小吴 0 字 2021-09-10

万丈高楼平地起,李泽堡现在还一无所有,但是他相信以后都会有的,想当年他一个孤儿,还不是打下了一片江山。

一阵风吹过,李泽堡顿时豪情大发,不由自主的哼起歌来:“湾仔一向我大晒我玩晒,洪兴掌菅一带,波楼鸡窦与大档都睇晒……”

李泽堡抗着自己的长枪,在路上大步行走着。

一路而去,尽是平坦的土地,从烽火墩往西走几里到顾董河,过了河再往西走几里便是施庄村,那里便是李泽堡的家。虽然李泽堡在烽火墩内当墩军,不过他的童养媳媳妇戴柳儿与母亲仍是住在施庄内。

其实烽火墩内几个墩军大多如此,代代相传下来,每个军户的家口必然不少,墩军戍守时身旁可有妻室相陪,不过余者军余家口都是住于顾家庄堡内,也不单是李泽堡如此。

李泽堡的祖辈据说还出了将军,因此,李泽堡从小便学的一身好武艺,但是兵书,因为以前的李泽堡对这些毫无兴趣,所以从来没有人动过,李泽堡俯身之后,却是对它非常感兴趣,一天到晚一有时间便是研习兵书,虽然里面的字他好多都不认识,但是在母亲的教导之下,李泽堡的语文倒是达到了他前世的中学水平。

走着走着,李泽堡不由自主陷入了沉思,让自己以后在墩内日子过得好些只是第一步,未来在乱世中如何生存,甚至发展才是大事,只是自己该如何做呢?李泽堡来自后世,虽拥有比明人多几百年的见识,可惜自己一大堆改变现状的构想都在现实面前成为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泽堡深深体会到这一点,更何况他的前世还只是一个混混。

“靠军工一步一步升上去?”

李泽堡摇头把这种可能否定了,不说他得罪了赵力,就是在这个乱世之中想要靠着军工升上去,那是难上加难。

“造反?”

李泽堡随即又将这种可能性否定了,他可是记得明末这些造反的头头每一个好下场,他可不想这么悲剧。

“到底干什么呢?”李泽堡心中一阵苦闷,他到现在才发现真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他妈的没文化和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他以前看的一些穿越小说,主角一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点子那是随手即来,他一个黑社会混混,你要让他想出什么好点子,倒还真的是有点为难他。

“等等,黑社会,对了,他么的,我怎么这么天才,这种主意我都能想到!”李泽堡兴奋的大喊一声,搞的路边玩耍的小孩还以为他得了失心疯呢。

你们猜对了,黑社会擅长的不就是抢劫嘛,当然李泽堡不是要去抢自己人,他是想去强蒙古人,前面还说他想要逐渐骑兵,当然蒙古人便是最好的选择,还有就是他的实力到达一定程度之后,便是可以接受朝廷的招安,毕竟他没有做过什么坏事,这样以来他既省去了创业时期的艰苦,实力又有了。

“对,就这么干!”拿定主意,李泽堡觉得今天他得罪赵力倒不是一件坏事,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拉人手,一群人的影像在他的脑中快速的过了一遍,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他打定主意,更是大步而行。

李泽堡的脚程快,很快便走到了施庄前。

这驰庄村是李泽堡家的所在地,也是阳河卫镇川堡的所在地。那镇川堡虽称为一个堡,却连内地一个下屯也不如,户不到一千,口不到一万,主要是因为鞑靼人常年抢掠的缘故,大部分人都居住在这些村落之内。

这里靠近边关,所以各地的民堡村庄多与军堡无异,拥有一样的防御体系,堡墙,堡垣,吊桥,门楼瓮城应有尽有,驰庄同样如此。黄土夯筑的围墙高大而坚固,整个外墙长近两里,南堡门是惟一入口,门楼用砖石拱券,高高耸立。

走到驰庄一带,才感觉到一些人间生气,陆续可以看到一些男女在村庄四周劳作,不过却是人人神色警惕,不时的抬头东张西望。在堡门或是望楼上,还有一些庄人在来回守望巡逻着。上个月后蒙古骑兵入关的时候,就有些还在外面劳作的妇女和男子被杀害了,教训在前,因此村内人人不敢大意。

当李泽堡回来时,沿途一些村民看到他,都是纷纷高声打趣:“哟,我们的李大将军回来了?”

一些妇人闻言也是吃吃而笑,相互指点笑闹。

李泽堡先前在驰庄内经常以大将军后人自居,还经常在村内耍些把式,久而久之便是得了一个李大将军的名号,不过以前的李泽堡出了一点武勇之外,一无是处,倒是让人看不出有任何的大将军的风范,自然而然的这句话便是成了大家的一种讽刺,倒是李泽堡的娘还有媳妇乐不此必彼,想必在她们心中原先的那个李泽堡本身就是大将军的料吧!

驰庄的外表还不错,不过走到内中才能发现其中衰破,主街道坑坑洼洼,走得很不舒服,两旁一道道狭窄的巷子,布满了低矮破旧的土屋坯房。到处是垃圾和鸡鸭猪粪,散发着一股股味道。匆匆而过的男女大多脸有菜色,神情麻木,很多小孩甚至没有衣服穿,只是光着**到处乱跑。

李泽堡心中暗叹,驰庄在镇川堡一带里算是富裕的了,却也是这样,明末百姓穷困,可见一斑。

或许驰庄内最富裕的便是位于庄西面的墨家了,几进几出的大宅院,周边的良田大多是他们的,很多驰庄人就是他们家的佃户。听说李氏先祖李廷桂曾中过举人,有司在阳河卫城内为他们建有科第坊。在烽火墩一带,墨家一向威望素著,连里内的里长甲首们都要看他们家的脸色行事。

在李泽堡的记忆中,自父亲去世后,这墨家曾打过他们家田土宅院的主意,都是母亲以死相拼,才能保住那些财产。

李泽堡低头沉思,不时有相熟的村民与他打招呼或是打趣而去,李泽堡只是随便应付,他的家位于驰庄的北面,就在财神庙附近。这驰庄与别的村庄民堡一样,别的不多,就是庄内的庙宇戏台多,什么财神庙、福神庙、龙王庙、观音庙、五谷庙等等,数不胜数。

中国人一向都很相信这些神鬼之说,更不要说在这乱世,很多明朝的百姓便是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些虚无飘渺的事情之上,要不然弥勒教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声势。

刚走到财神庙跟前,便是听到庙子里面传出一阵阵小孩的朗读声,经过十几天李泽堡也大体知道这些孩子话里的意思,无非就是三字经而已,听到这李泽堡的嘴角不由之最的划过一丝微笑,里面给孩子们上课的就是他的媳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