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武穆遗书?就凭你?(2 / 2)

“难怪那群反贼可以有如此声势,难道真的是上天要灭我大金不成?康儿,你可学到了那武穆遗书,你跟我回去,我们父子联手,用你一身所学帮助为父夺得皇位,只要重振大金的声威,这江山未来都是你的...”</p>

如果是十年前,完颜洪烈听到这番话,或许会激动的睡不着觉。</p>

此时的他,却没有半分动心,也没有愤怒,只是感觉有点可悲。</p>

“还记得小时候,你给我讲历史上的那些人的故事。我都会问你一个问题,就是那些失败的君主,明明谋士都告诉他自己的上中下三策,上策最优,他们为何还要选了中策或者下册。”</p>

杨康望着完颜洪烈写满期盼的面容,苦笑着说道:</p>

“每当这个时候,你都会给我讲一些明君贤臣的品质和道理,仿佛那些君主,都是听不懂下属的话,才败亡的...”</p>

“你小时候的确聪慧,只是从十四五岁,你就很少问爹这种问题了。”</p>

听到杨康的话,完颜洪烈也陷入了回忆之中。</p>

“那是因为师父给了我答案。”</p>

杨康见状,嘴角漏出一抹略带自嘲的笑容:</p>

“师父一直告诉康儿,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无论是称王还是拜寇,都是一时之杰,之所以都选下策,不过不得已罢了。”</p>

“就比如习武,人人都知道,身边有名师,上策是每日勤加练习,减少自身的欲望和羁绊,苦心钻研才是。下策是想要走捷径,用小聪明偷奸耍滑。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但又有几人能做到上策呢?”</p>

杨康说着,看了一眼北方,才对完颜洪烈继续说道:</p>

“武穆遗书里的内容,都是上策。只是世间能用这上策的没几个人罢了。这本书的的精要,是‘重搜选,谨训习,公赏罚,明号令,严纪律,同甘苦。’十八个字,现在的大金,可有一件事能做成?”</p>

</p>

完颜洪烈听杨康透露“武穆遗书”的要诀,心中原本一喜,正暗自牢记,听到杨康的问题却是心中一惊。</p>

金国那么多的猛安谋克,到今天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就是因为做不到这些。</p>

也是因为做不到这些,才要让金人和汉人争地,亲手培养出了“红袄军”这群义军。</p>

问题谁都能看出来,却不是谁都能有解决的勇气和方法,不是谁都能舍下功名利禄甚至性命,去着手做。</p>

完颜洪烈听懂了杨康话里的意思,心中更是沮丧,叹了一口气,骑上马狂奔而去。</p>

完全听不懂两人说啥的梁子翁和侯通海,也对杨康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容,转身跟了上去。</p>

杨康看着三人的背影,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正要回去,却突然听到树上传来了一个声音:</p>

“你道士师父,是真的这么跟你说的?”</p>

杨康抬头一眼,果然看到洪七公的身影,这个神出鬼没的老乞丐,此时他将腰间的葫芦打开,给自己抿了一口,又将葫芦丢给了杨康。</p>

“师父当时说的是,上策是赶紧去睡觉,明天自己早点起床练功,不要打扰他...”</p>

杨康也没问这老乞丐是何时出现的,接过葫芦,猛地灌了两大口,才将葫芦丢了回去。</p>

“这可是皇宫里的御酒,你也不知道省着点...”</p>

洪七公接过葫芦,对杨康埋怨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