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抚州上空的鹰(2 / 2)

谷本马太郎指着军用地图上的抚州,大声道:“马上通知驻长乐机场的海军航空兵,直飞抚州三大机场,我要让支那人付出沉重的代价!”

长乐机场上的日本海军航空兵,全部二十四架零式战斗机早已经满油满弹,整齐地排列在跑道上,做好了起飞的准备。等到谷本马太郎的通知一到,这些日本最先进的战斗机迅速就从长乐机场起飞,在空中完成编队后,径直朝400公里外的抚州飞去。

这些零式战斗机以近400公里每小时的巡航速度,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便飞临抚州上空,然后又兵分三路,分别飞往三个机场。其中飞往崇仁机场的只有6架零式战斗机,而飞往其他两个机场的则分别有9架零式战斗机。这些零式战斗机以数个三机编队组成一个大编队,准备袭击机场上的华夏空军战机。

日本海军航空兵的这种三机编队,相对比较松散,形成交错的纵队队形。通过保持僚机相对于长机的位置而让它具有更好的视野内防御能力。日本飞行员也会经常迂回前进以查看其后半球,一旦他们投入战斗,在这种队形中的战机就会聚集到一起,采取跟进队形,实施打了就跑的战术或分开各自战斗。

这种编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种十分难以对其实施偷袭的编队形式之一,长机和僚机距离非常大,而且显示出一种漫不经心的状态,会让偷袭的飞行员觉得这是落单的飞机,实际上在后方远处的僚机一直在静候敌人对长机的偷袭,一旦发现有敌机企图偷袭长机,三机的无线电立即就会串通协同。这就相当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当开始进攻时,三机立即就会变成纵队,轮番对敌机实施攻击,每一架飞机在射击目标后,都可以毫无限制地朝任意方向改出而不受友机干扰,这对于只有几百米射程的航炮空战十分有效!

不过,这些日本海军航空队飞行员根本没想到,有一只锐利的鹰眼早已发现他们的踪迹,并指挥华夏空军的二十架初教一飞机绕开了他们。

十架没有安装机炮的初教一飞机,在日本海军航空队零式战机到达之前,就已经加满航油,飞离抚州,朝着重庆方向飞去。而另外十架安装了火神机炮的初教一,也加满了航油和炮弹,在雷霆的指挥下飞到了其中一支日军零战编队后面,准备对其实施突然袭击。

对于日本人的三机编队,雷霆非常了解。在二战中,只有日本海空军一直保持着三机队形,具有极强的防偷袭能力。因此,雷霆的策略是采取两个流动四机编队加上一个双机编队,分别攻击日军的三个三机编队。这种四机编队被称为“流动四机”编队,是由西班牙内战中沃尔纳蒙德斯发明的,一直到二十一世纪,许多国家的空军都在使用。

流动四机编队机动是将多个双机编队混合起来,攻击前阶段编队中的飞行员要尽力聚集在一起,战斗结束后则要同时从敌人空域退出。每个双机编队可以根据空中态势分开,但双机编队的两架飞机要保持在一起,分队间通过双向进攻或松散双机战术,互相提供支援。当一个双机编队攻击敌人编队时,另一个双机编队可以提供防御性的上方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