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东华招工(2 / 2)

所以系统可能认为,这点玩意一点不值钱,恐怕增加20金币,也是评估的链锯主体的钢片部分的价值。</p>

至于金刚石么,不值几文钱。</p>

又跑题了。</p>

绕了半天,是强调:那些专利设备啊,国际上价格炒到天际的高端装备啊,只要发明出来一年以上的,系统都能刷新和兑换,甚至可以把瓦森纳协定中限制售卖的设备都给“安排”到国内。</p>

而且,如果那些设备的价格用金币来衡量的话,绝对比现钞便宜。</p>

陈立东现在不缺金币。</p>

有尾矿库这座金山做支撑,信标开启了熔炉的新端口,鹿城吃进,熊岛输出的模式也切实可行。</p>

各位书友明白了吗?</p>

陈立东可以用金币兑换设备,设备再换成人民币,所以陈立东不发愁钱。</p>

陈立东现在只发愁怎么把手里的资源变成生产力。</p>

啥叫生产力?</p>

初中老师讲过:生产力,就是人类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从本源看,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p>

有人批评说:抄某度可耻,俺就不水字数了。</p>

总之,某人想提升东华的能力。</p>

要想提升能力,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p>

所以招工吧。</p>

第一批员工招聘300名草制品加工人员,编织草绳、草袋。</p>

孙集镇草制品加工厂的厂长是陈立东的大姨子,孙婕的姐姐。</p>

300名员工不分男女,年龄20岁到50岁都行,学历不限,吃苦耐劳就行,月薪500到800。</p>

告示打出来,两天就把人招满了,等车间建好就能开工。</p>

严格地说,这批员工不属于东华,但有东华的背景。老百姓就说是东华招的工,东华也没必要出面澄清。</p>

第二批招聘的就是真·东华员工了,招的是建设工人,依旧不分男女、年龄放宽到50岁,学历不限,但是要求抛家舍业,能够参加野外作业施工。</p>

招工条件还规定:吃苦耐劳、服从管理。</p>

招聘的建设工人数量也很大,蓝市本地招500人,鹿城那边再招500人。</p>

这批人将被安排到鹿城的几大工地,参与建设稀土冶炼厂、污水处理厂、尾矿库防渗工程,以及钍资源储备库、稀土金属储备库。</p>

几个大工地一起施工,用工需要四五千人。</p>

这些工程都由东华建设有限公司来组织,但只有一半的工程用自己的队伍,另一半需要委托给鹿城当地的建设单位进行施工。</p>

同时招聘的,还有土木工程专业人员,笔者就不再赘述。</p>

第三批,招的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p>

这是干啥的?通俗讲是搞电厂的,也有人说是烧锅炉的。</p>

其实,当前华夏毕业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电气专业、热工(自动化)专业的大学生,好多人只能去研究、研制、制造、看管“锅炉”。</p>

就是烧锅炉!</p>

陈立东招这类人才干啥?</p>

东华自备电厂建设开始复工,两个发电机组设备正从“国外”进口过来,安装调试委托了赵省电投公司负责,但是开机生产、发电入网就需要东华自己培养人才了。</p>

另外,陈立东对电力行业起了“贪念”,他当着首长的面就曾问过,东华能不能建核电站。</p>

作为系统之主,怎能不在动力行业插一脚?</p>

第四批,招聘采矿工人和矿业学员。</p>

矿业学员围绕探矿、采矿、选矿、矿山机械驾驶及维修进行授课。</p>

这批学员从蓝市应届高中生中招聘,在东华职高就读。</p>

也提前打了招呼,未来的工作地点可能在海外。</p>

这是干啥?</p>

陈立东要把东华矿业开遍全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