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封爵(2 / 2)

“殿下,福王那边是监国,所以名义上是占了上风的,太子你为展现自己才是天下正位,不如就宣布登基吧。”罗虎道。

“这……是不是过于仓促。”史可法、路振飞几乎是齐声问道。

朱慈烺听两位大臣与罗虎意见相左,也不知如何是好。

“当下乱臣贼子要窃据正位,殿下不宜顾及这些,宣布即位便是天下归一,高杰和刘良佐这些观望者才有向善的希冀。”

路振飞点点头,道:“罗将军还是你思虑周全,殿下即位后便可封赏高杰、刘良佐二人,有了爵位,相信二人必然用命。”

“那咱就赶快准备吧。”黄得功是个武将,做事喜欢干净利落。

“好,臣复议。”史可法道。

……

就这样,朱慈烺于五月十四日在滁州即位,改元永宁,宣布次年为永宁元年,同时擢史可法为首席大学士,加封路振飞为太子太保兼吏部尚书,黄得功原为靖南伯,现加封为靖南侯,高杰为兴平伯,刘良佐封广昌伯。

待到罗虎时,朱慈烺作难了,这小子还没宣布效忠大明,这叫什么事啊,想给他一个封号和官职都不行。

自从看到罗虎像切瓜砍菜一样干跑了刘泽清的部队,朱慈烺便放下对他的成见和嫉妒,想赶紧把他收入麾下,至于跟他这个皇帝抢女人的事,可以以后再说,大不了兔死狗烹。

朱慈烺在滁洲城里和史可法、路振飞商量此事,史可法发言了:“罗虎这人必须要给他封赏,能送陛下您南下已是大功,又在苏咀救陛下于危难,论功封侯也不为过。”

史可法这么说有个人考虑,因为朱慈烺已经把招抚高杰的事教给他全责办理,罗虎和高杰又同是从李自成那边来的,如果罗虎能加封侯爵,让高杰看到永宁皇帝朱慈烺善待投诚的“闯将”,更能激发起他效忠的诚心。

路振飞也点点头,道:“此人勇猛无畏,是一员虎将,而且他不慕名利,除了讨要镇守山东的军费,并不像其他人那般对王侯将相有什么执着要求,而且他在李自成那边已是伯爵,想让他投靠大明,必须爵升一等。”

朱慈烺点点头,之前罗虎对他态度傲慢,他以为罗虎是不想归顺大明,或者只是想要点钱。但是钱财到手,他还能出手相救,而且至今未提封赏,可见他的人品和志向并非一般人可比。

不过反过来讲,朱慈烺又有些担心,一个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好驾驭,一个志向太过高远,让他摸不透的人,以后该如何驾驭呢?

“好,两位爱卿所言甚是,朕这就下诏,封罗虎为靖北侯,总督山东军务。”

……

当史可法和路振飞带着明廷的大红蟒袍来见罗虎时,这个穿越者倒是愣住了。

“侯爵,朱慈烺还真是下血本,不过我在乎的并不是这些,”罗虎心道。

他本意打算投靠大明,只是觉得朱慈烺不顺眼,这位君王还没有能压服自己的魅力,也许永乐大帝这样的帝王在此,他会心甘情愿地受封。

见罗虎迟迟不受封,路振飞赶紧上前道:“将军,你不愿受封是可有难言之隐,是感念李自成的旧情,还是……”

罗虎淡淡地说道:“我志不在此,罗虎救下太子只是因为满清入寇,天下离乱,华夏需要一位能凝聚人心的君王而已。”

史可法和路振飞面面相觑,或许罗虎说的这些他们是真的不懂。二人从小的理念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帝王是他们效忠的根本,他罗虎不效忠李自成,就该效忠朱慈烺,总之他效忠的应该是一个人,然后才是华夏、国家、社稷,但他提出了先效忠华夏的概念,这个着实让他们懵。

在这个晚明这个时代,或许也只有黄宗羲,王船山这些人能体会罗虎这个穿越者的想法了吧。

路振飞想了想,说道:“罗将军,你要匡扶华夏我等佩服,但是受封侯爵,也是大大利于你以后经营山东,你可知道目前山东百姓都在驱赶李贼伪官,重新以我大明为正统,就在五月十一日,山东济宁官绅杀大顺官员,传檄各路,号召忠义,一路由沂州达登莱,一路由济南达天津,一路由临清达河朔,一路由宿州、徐州达淮安。现在若将军以大明靖北侯和山东总督的身份收复山东,山东的百姓能不拥戴您吗?”

路振飞说得这些,罗虎在前世就熟知了,自从李自成退出北京后,山东、河南等地掀起了一股重新拥立明朝的风暴,各地官绅陆续开始杀死或驱逐大顺官员,仍奉大明为正朔,如果他现在以大明朝侯爵的身份进入山东,的确可以起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路振飞见罗虎已经动容,上前一步把官袍摆在罗虎面前。

这竟然是正二品的文官官服,朱慈烺算是非常够意思了。

这一刻,罗虎思索良久,他想了很多,不仅是自己现在的倾向,还有那帮出生入死的兄弟,很多人至今还痛恨大明朝廷,至今大伙还以为护送朱慈烺南下只是为了一些军费。不和他们打声招呼就答应下来,他们会不会寒心……

“这官服,罗某暂时不能接受,经略山东的事,陛下可遣一文官与我同往。另外罗某还有定王这张招牌,山东很快就会心归大明,成为朝廷的北方屏障。”

路振飞见罗虎这般言论,只是长叹一声,把官服交给手下拿下去。

“不过,罗某目前还可以帮两位个忙。”罗虎道。

“哦,将军可是愿随本官一起去招抚高杰?”史可法这时开口道。

“正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