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农人的心目中,龙王是主管降雨的,所以农民就要把的祭品供上给龙王吃,自此民间就留下了“二月二”吃猪头的习惯。以此祭祀龙王祈晴降雨,播撒甘lù,润泽苍。
现都冰箱了,过去为防止ròu风干、走味,民间有将猪头“封蜡”一。
方法就是猪头上浇四五遍冷水,而且浇一层放外面冻一夜,之后一直浇水,直到冰冻得不lùmáo、不lùròu即可。这样既保持ròu的鲜美,又防止老鼠等动物的啃食。
猪头“封蜡”后就放院子里,有的还放置坑里,用冰、雪埋上,有的干脆就浇上水冻窗外,这样可以防止禽畜糟蹋,还有防贼功能,比现用冰箱保存效果多了。
“二月二”吃猪头的习俗,还得从农历腊月二十六“杀年猪”起,杀头猪对农民来可是件大事,得请村里的亲朋友一起来餐一顿,因为来得都是贵客,所以像猪头、猪蹄和猪尾等,是不能招待客人的,到了初一、十五又上不了桌,因此就放到了”二月二“吃,而吃猪头又恰与“二月二龙抬头”相wěn合而传承至今。
“二月二”这一天不光吃猪头,而且还要吃猪蹄,还必须是前蹄。
这里面是有道的,因为猪的前蹄是往里使劲,有扒、搂的动作,所以吃前蹄是希望的一年里多多抓钱,有祈财的含义;而猪的后蹄是蹬、踹,主要是往外使劲,吃了会把财运踢走,因此是万万不能这天吃后蹄。
“二月二”前一两天,人们会把猪头取出解冻,把皮洗干净,上锅烀熟,也有一些村民会把猪头熏酱一下,这样味道会香。
“龙抬头”的日子剃龙头自然是必须的。
多年来民间就有种忌讳的法:“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提倡孝道、遵规守矩整整一个月时间内,人人的头发都长长了,也该修剪一下了。
因此无论大人孩,凡是男子“二月二”这天都要剃头,孩则剪剪刘海和辫稍。
民谚“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jīng神头”,因此,这一天剃头,一年当中会福星高照,鸿运当头。
另外,古时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又是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物。
民间遂追崇以“龙”字为吉祥词语或代号的各类名称以示吉利或运。
诸如:国人统称华夏儿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爱称自己的优秀子为“龙子龙孙”。fù子成双成对为“龙凤胎”。人们盼望子长大后出人头地为“望子成龙”。
过去家长给孩子起名,都喜欢选择“龙”字为音,如:“yù龙、天龙、chūn龙、成龙、大龙、龙”等。
古代皇宫臣子给皇帝请安称“龙体安康”。皇帝高兴称“龙颜大悦”。称某人有骨气为“是龙不是熊”。教育子活着“就要像条龙,不要像条虫”等等。
传“二月二”这一天又是蜇龙升天的日子,而且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凡此种种,都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保佑的美愿望。
“二月二”这天,农家还有穿“五彩串”的习俗,并把它缝到孩子们的身上,目的是消灾、解难,意寓吉祥。
每到“二月二”,村子里,会到一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他(她)们穿着漂亮的衣服,每个人的肩上都飘dàng着鲜yàn的“五彩串”,这是孩子们的父母为自己的孩子祈求吉祥。
“五彩串”也有人称其为“龙尾”,是目前农家过“二月二”的一种习俗,它有40厘米长,用彩sè的塑料片穿成。
传统的做法是正月二十五这天,用红布、绿布等彩sèhuā布剪成布块,然后把麦秸杆或者芦苇杆(中间是空心的)剪成段,然后用线穿上一片huā布片再穿一个麦秸杆间隔成五彩长串,后尾部缀上布条就做成了一个“龙尾”,由爹妈缝到孩子的肩上再甩到背后,寓意是将疾病等灾难和不幸统统甩到背后,保佑孩子平安幸福。
“龙尾”通常由长辈亲自制作,越是上年纪的人越重视这个习俗,还有的家庭会把“龙尾”悬挂房梁上,有“留龙家”的寓意。
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面条、炸油糕、爆yù米huā、吃猪头ròu,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huā、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得很的时候,听大人们:“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剃龙头。”这二月二应该跟“龙”有关,那吃的也得跟“龙”套上,可到现人们都不知道“龙”头是啥滋味。可见龙头难得呀。然而,杀头猪就简单多了,所以大家都选择了吃猪头。
孙刚时候觉得,想什么都是有道理的,很以来一直都执拗地认为“龙”ròu是天下吃的东西,不是有句俗语嘛:天上“龙”ròu,地上驴ròu。什么时候能吃上“龙”ròu呢?现来,这可能是很以前,人儿心里面的一个大大的愿望吧。
总之,“二月二”这天,借着美味佳肴,“龙”、猪、讲讲故事,别让咱们古老的民俗不的将来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