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向前迈进一小步(1 / 2)

隋太子 拾新 0 字 2021-09-17

 适逢白日,大兴宫内,依然灯火通明。

如此情形,若是先帝杨坚在世,断不会这般铺张浪费。

但当今陛下杨广,丝毫不在乎,甚至还担心宫内的蜡烛点的不够多,皇宫不够大。

至日中,皇帝杨广刚刚召见完下臣,商讨了巡幸洛阳宫之事。

在朝会后期,群臣们借机,争相向之劝告,早立太子,以稳大隋国本。

恰好杨广也有此意。

其突兀想起皇长子有些时日没入宫了,即在朝会结束,遣宫人前往晋王府召见。

从清晨召开朝会,直到现在,杨广显得有些疲惫,得宫人通报,见长子入殿见礼时,他正斜靠在御座之上,享受着路边温暖的炭火。

让宫人赐座后,宽阔的大殿内,便剩下这对父子。

想起暗卫的汇报,杨广的语气越加宽和,聊起了家常:“晋王,你今岁快二十了吧?”

杨昭屁股于座椅上只坐了一半,得闻上首的问话,身体前倾,小心回应道:“回父皇,再有三月,儿臣便满二十岁。”

看着长子,杨广做追忆道:“开皇八年,朕那时亦将满二十。

当时,我大隋兴兵讨伐南朝的陈,那一年,朕为先帝任命为统帅。

隔年,顺利拿下陈,并将陈叔宝及之微后押回京中。

那一年,朕方二十。

随后,便是江南之叛乱,朕又得先帝之命,得任扬州总管。

朕说这么多,不是显摆什么,而是向告诉晋王你,死读圣贤书不可取,满腔仁义更不可取。

你已近二十,也该独当一面了!”

杨广言之主导灭陈之事,杨昭明确知道,这是老爹给自己脸上贴金。

当时,真正指挥大军的是名将高颎,在前线冲锋陷阵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大将,杨广至多在大后方加油助威。

但皇帝杨广后面一句话,让杨昭知晓重点来了,他精神一震,麻利的起身一揖道:“儿臣谨记父皇之言,自当以强盛大隋为己任。”

杨广摆了摆手,示意杨昭起身:“朕过上月许,将巡视洛阳,由你留守长安如何?”

这是给自己锻炼的机会,当然让之留守京师,也是给了他接触政事的机会。

杨昭未做犹豫,又一礼道:“儿臣谨遵父皇之命!”

杨广颔首,又沉默片刻,突兀的说道:“今晨,英国公等人向朕进言,当早立晋王汝为太子,群臣亦向朕进言!

朕觉得可,就在一个时辰前,已遣人寻找良辰吉日。

晋王,这成为一国储君,不仅是代表着朕的认可,更是天下臣民的认可,你可能担当此等重任?”

杨广如此坦诚的说出来,让杨昭一惊,但随之,他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放了下来。

他的储君位,再无任何悬念,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成为储君,只是第一步,下面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更加完美的人设,更多的支持者,以及更多的权利,都是需要他在不引起杨广怀疑的前提下,尽力争取的东西。

只有握着足够的筹码,才能撬动大隋的命运。而不是让大隋跟着眼前父皇手里牵着的绳子走,最终走向穷途末路。

“儿臣定不负父皇信任,自忠于父皇,忠于大隋,愿为大隋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昭又是一大礼参拜。

若是放在两月前时,那肥胖的身体,只怕现在已经累的气喘吁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