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伍莫远的眼光(1 / 2)

 “每个正式会员还收费200美元么?”普希金听到了伍莫远这个话的时候眼睛亮的跟车头大灯一样了!200美元这个价格虽然对美国人来说也有点高——相对来说就是一顿让人觉得肉痛的饭的价格,但是作为一年的费用来说,并不算贵,普通学生也消费的起。毕竟对于学生们来说他们就算是要买个车况特别特别差、几乎三天要修理两天的破旧二手车,都得800到1000美元呢。

这样一来,这样不算高也不算低的费用,只要有一定量的“用户”来支撑,那就等于是给他普希金和伍莫远一张能用很久的饭票了!而在这个时候,就听着伍莫远说道:“而且我们以后也可以培养学弟学妹们来接手,这样以后就算我们毕业了,或者要离开学校去做自己的事业的时候,这个社团也可以在学弟学妹的领导下,继续给我们贡献利润……”

是的,这就是伍莫远的补充计划。当他做了个要开武馆的计划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不可能一辈子看着这个武馆的——他总得回国报仇去不是?那么什么事业是可以在老板长时间不在的时候,还能良好的运营,并且不断的给老板输送资金的?至少按照伍莫远个人的经验来说,也就只有大学里面的社团了。

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大学生们相对来说没有社会人士那么腹黑,像马克-扎克伯格那种的大骗子毕竟是几百年才能出一个的。普通的大学生都有点清高,还没脱离青春期时候的那种叛逆感——他们心里会觉得大人们太黑暗了,自己以后长大了绝对不会像那些大人一样。于是当他们接手了学长们交给他们的事业之后,几乎90以上的可能都是开心的跟什么似的,然后老老实实傻乎乎的帮着学长赚钱,根本就不会想到去贪污或者搞东搞西……

而且在大学搞社团也有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前后任的领导者们会相识不断的时间,比如伍莫远如果要报仇回国的话,那么跟他认识时间不短的普希金就可以在这里继续盯着。当普希金万一要到国内来帮伍莫远的时候,那么跟普希金朝夕相处的学弟学妹们会接过管理的座位。

同时,伍莫远还可以弄点“职位股份”出来,也就是说,当学弟学妹们坐在管理这个位置上的时候,每个礼拜都能按照职位股份分红一点零花钱,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可以在同学里面进行炫耀的东西。

虽然这份事业盘子有点小,按照伍莫远的估计,当他回国内复仇的时候,这个社团每年也就能提供个一两百万人民币的利润,虽然有点少,但是好在细水长流,而且也不用太多心思来管。作为一个在太平洋这头的大后方,伍莫远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

当伍莫远说完了这些话之后,普希金用着一副很难描述的眼神看着伍莫远——这里面有迷茫、有敬佩、有惊讶、有不解,他实在想不通,这个中国佬怎么就想的这么远呢?当他这个自我感觉很好、觉得自己就是天生的商业奇才的犹太人只想到这两个月要怎么赚钱,最多想着这一年内要怎么赚钱的时候,眼前的这个中国人就已经想到了这个事业四五年后应该怎么运营。

然后这个中国人还能在短时间之内,想出来一个能让这个事业自动运行的方案,甚至能在四五年后还能源源不断支援他们去拼搏新事业……这真有点可以说是“高瞻远瞩”了吧?难道,真的是跟传言中说的一样,中国是有所谓的“竹林老人”?他们思考问题真的是以百年为单位的?所以他们教育出来的伍莫远也是看的特别远?

想着想着,普希金突然联想到了什么,然后一下子就觉得豁然开朗了——他隐约记得,在学校里面学习世界现代史的时候,在讲述60年代里面那个印度和中国打的战争的章节里面,有个评述是这么说的:印度的总理尼赫鲁为首的政客们觉得,当时的中国是绝对不会对印军蚕食西藏领土的事情发动战争的,因为中国跟美国不对盘,而且他们刚刚还跟苏联闹翻了,甚至在这个时候他们还遇到了巨大的自然灾害,全国粮食产量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怎么可能把粮食运过喜马拉雅山,运到藏南,来支持军队跟印军打仗呢?

但是中国人就是打了——因为这个时候,中国人的领导人们,远远的看到了在加勒比海那里,发生了著名的古巴导弹危机!这个时候苏美两国正在剑拔弩张的呲牙,但是谁都不敢打第一枪——不然引起全面核战争怎么办?于是在这个地球村的村支书和村长互相拍桌子吵架的时候,中国人发现这是个谁都管不到他们的机会,于是抓紧时间直接用一支偏师把高傲的印度人直接打的差点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