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历史(2 / 2)

帝国玩具 周硕 0 字 2021-09-23

这也太少了吧只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啊

胡文海若非是当事人之一,看到上面的对话也会不敢相信,提出一百块一年这个标准的不是自己,反而是王以纯这个劳方代表。

咳咳,也不少了。王以纯尴尬的咳嗽了一声,说道:市府还要给他们重新安排工作,虽然工龄买断了,但以后工资还不是要组织上发。与其弄那么高的买断价,还不如提高一点他们的安置费。

胡文海闻言彻底无语,所谓安置费也是他提出来的一个办法。也就是由收购企业为每一个被收购企业的职工出资成立一个基金,这个基金由市府运作,用于这些离岗职工基本生活的保障。

也就是主要处理他们的医药费报销最低生活保障生育子女和养老金的发放,放到三十年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模仿的后世社保制度。

在九十年代国企改革中,尤其是在大下岗浪潮面前,胡文海认为最大的问题并非是国企工人失业,而是在大量失业的同时保障制度却没有建立起来。

也正是在这个下岗和社保建立的时间差中,整个社会对执政的公信力产生了根本性的动摇。

为了避免自己的介入,导致501厂职工生活产生无可抵抗的困境,胡文海这才建议在收购款中划出一部分成立这个安置基金。

王市长,按照咱们的协议,这个基金可是专款专用。

胡文海话没说全,但潜台词很清楚,市府可千万别打挪用这笔钱的主意。

王以纯尴尬的笑了笑,正色点头道:小胡同志你放心,我代表市府郑重许诺,绝不会滥用这笔安置基金。不过你也要为市府想想,这么多人的生活保障问题,钱少了可是要出乱子的。

好吧,那王市长的意见呢胡文海也不想逼迫过甚,尤其在501厂职工的安置问题上,他的目光要放的更长远一些。

国家可是第一期就欠了他224亿,满打满算501厂能值多少钱说实话撑死也就是两千万到头了,连这笔钱的零头都不够。

胡文海的计划也不只是501厂一家,绣城是早在民国奉系军阀时代就经营的工业城市,虽然现在已经有些落败了,但瘦死骆驼比马大,好东西还是不少的。

比如说萧野芹之前供职的光电研究院,还有生产军工光学设备的光华厂,生产电子管晶体管的华光厂,渤海省无线电三厂六厂,电机厂起重机厂,电力设备厂,中药厂制药二厂,陶瓷厂纺织厂纤维厂,这些可全是上千人几千人的大企业。真要数起来,绣城这些工厂分明就是一个大宝藏。

从轻工业到重工业,机械到化工,电子到光学,都说中国的工业成体系,其实从绣城就能一管而窥全豹。像501厂这样几千人的大企业,一双手都数不过来。绣城城区人口60万,起码有一半是第二产业人口,工厂小的几百人大的数千人,还有石化六厂这样的巨无霸。

胡文海这224亿够有钱吧连中央拿出这笔钱来都有点费劲儿。但如果撒到绣城的工厂里,却也未必能掀起什么浪花来。

当然,这是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的区别,不可同日而语。但胡文海仍然不甘心只拿下一个501厂,而是目光盯着绣城里更多的产业。

为了给以后再拿下其他工厂开个好头,胡文海其实比王以纯更关心能不能处理好这些原来的职工。当然另一个不能说的原因,则是他和黄秘书之间的约定。

国家允许他试水国企改革,不仅仅是承包这种头疼医头的方式,而是如何能够平稳处理国企出售以及产权明晰等问题的尝试。

现在的胡文海,可以说是正处在显微镜的聚光灯下。是的,在这个老胡家的大院子的小偏房里,乃是中国第一例国企产权转让的案例。按照历史上的发展,中国国企迎来出售狂潮,至少还要等到九十年代初期。在1984年的当下,私企都还挂靠在国企下面,假装自己是三产或者集体企业,怎么会有人能反过来收购国企

不知不觉间,胡文海已然是在开创一段新的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