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为什么要告白(1 / 2)

 前情回顾:“好吧,你肯定不想鼓掌,就像此刻的你不想告白。”

你们也许当时就已经好奇了,为什么我要提到“告白”。

而不是,其它的什么。

但之后呢,我给你们看了一堆复制黏贴来的东西。

直到现在,我才有空闲,给你们解答这个问题。

答案呢,其实很简单。

“我乐意。”

它其实可以不是告白,说出秘密。

也可以是这一个特定角色真正想的,感受到的,以及想做的。

但是呢,却又不能对或者说不想对另一个角色说出的话。

不论是大声的还是小声的。

温菲尔德悲痛的忏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然,我不清楚你知不知道这个人。

但我确实不知道。

我只是突然想到,我好像在哪儿听到过。

拿出来用一下,万一就用对地方了呢?

我仍然记得,有人和我说,在一人秀里独白就是全剧。

这些作品经常是从传记或自传改编,演员可能扮演当代知名人物,比如三马一王。

什么?

你不知道三驾马车分别是谁?

那就当我没说过。

当然,演员也可能扮演以往的名人,比如某个叼着烟的学生噩梦。

为什么又是你?!

总而言之,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演员需要用多种通常是三种角色说话的模式。

也许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用叙事性的对白,对观众告白他的故事。

看啊,这里我又用到了告白。

我在暗示着什么,我肯定是在这么做,你们是这么想的吗?

抱歉,但是我真的只是,一不留神的下意识的行为而已。

这就好像某人说了句“早”,刻了个“枣”,却被读出无数种含义。

书接上文,而在这期间,也可能假装别的角色用戏剧化的对白,去演出过去的某些场景。

这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不是吗?

尽管我不知道你们最近有没有去看过舞台剧什么的。

但我想,你们过去某个时间点,一定看过。

什么?

真的没看过?

那就现在去买票,去看。

但是你又说你不知道看什么,又说最近没有这样的剧,又说你没时间、没闲钱或者其它的。

就好像你真的很忙,又或者真的是看不成。

但你能否确定,是因为你不想看,还是你真的看不成。

当你开始寻找理由和借口的时候,你就已经输了。

其实我还记得,以前看过的一人秀,周站在上面说着些早就已经过时了的笑话。

但从他口中说出后,我依然能笑出来,就好像我的笑点真的很低。

好吧,我的笑点确实很低。

而现在呢,一人秀或者说单口相声正在突破。

从以前只说笑话,正逐渐演变成叙事性的对白。

这是一种发展,我是这么看的,最起码。

演员要么是发明一个角色来演,比如我现在是王实甫,一个码字的。

要么是选择自己的某个面相,来做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意味着,这是一个用来伪装的身份。

就好像,没人愿意以早上刚起床后的那个自己,去面对别人。

我们总要洗漱一番,女的还要化一下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