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水银之河国度(1 / 2)

 根据《莫比乌斯:我当厨子那些年》的记载,这位曾经当过厨子的国王在吊桥东门,看见了水银之河国度。

在今日名为利维亚之门的地域南缘,曾有一个宏伟的国度,水银之河国度。

但这个国度终究变成了九个争战不休的部族,其中之一正是利维亚人和他们的领袖“诺诺埃利斯·特洛特”。

说来有趣,莫比乌斯之前的北风之国国王叫做诺诺利埃斯·特洛特。

这两个人的关系就像“诺滋多姆”和“姆多兹诺”。

九个彼此心怀敌意居民世代纷争,暴力冲突不断。

这种分裂不和是他们最大的弱点,正中无数年后才成立的联邦下怀。

但似乎也正是联邦,才促使这九个部族最终拧成一股绳,成为“坚不可摧”的“拉尼卡”。

而关于九个部族的故事,也就此淹没于时间的荒漠中。

再无人提起,日后也大概不会有人再提起。

更不要说,那个曾经宏伟的国度水银之河国度的故事,更是如同传说一般。

根据《威斯特玛》的记载,他曾去过吊桥东门,在那里找到过一些残垣断壁中的石碑。

记载了一场战役,一位将军在吊桥东门集结军队,休养生息,痛定思痛。

但是,威斯特玛描述的内容因为过于详实,于是被当作是和《博物志》一样的小说看待。

虽然威斯特玛本人没有像特拉维斯那样一蹶不振,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久后便病逝在床榻之上,手上拿着自己的那本同名书。

“在异人那里吃的败仗,让不少人士气低落。

但,这位将军并没有被吓倒。”

和历史上许多征服者一样,这位将军似乎坚信自己命定高奏凯歌。

他甚至还给水银之河国度的国王写了封信:

“我们的信仰终将获胜!”

他还激昂陈词的和手底下的人,宣讲了西征的正当性。

这里需要说的是,异人那边对此事的记载中,描写这位将军时经常用“人嫌狗憎”这个词。

这位将军的演说很成功的恢复了士气,不久后他们便拔营起寨,继续西征。

就像后来成了九个部族彼此争战不休的水银之河国度,当时的异人其实也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打的热火朝天。

但令人诧异的是,他们却没有在外力的作用下拧成一股绳。

让人觉得《威斯特玛》更像是小说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位将军竟然还和异人成功来了一次“政治联姻”。

并借助自己全新的身份为跳板,将四个较为弱小的部族收归旗下。

这四个部族就是后来九个部族中的“巴托尼亚人”的前身。

结婚三个月后,喜得贵子的老兄拉着一帮人对当地势力最大、敌意最深的特洛特部族发动全面进攻。

“随后发生的战斗极为惨烈,可怕程度远超我的想象。”

威斯特玛一句话把战斗过程描述了一下,然后说起了自己爱吃什么菜。

如果这不是日记的话,不对,就算是日记也不应该这么离谱吧?!

后来有人效仿威斯特玛,上一秒还在写“原本郁郁葱葱的原野变成了一片片血沼”,下一秒就成了“于是他们吃了一顿烤肉当午饭”。

“代尔河之战”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大概是维斯特玛自己编的。

“三神庇佑。”

说起三神,威斯特玛的说法是“otheriranda”、“otheragatha”和“fatherprees”。

普莱姆斯全名普莱姆斯·特洛特,和特洛特部族没有一点关系。

至于三神信仰的核心,自然是对三位仁慈之神的敬拜。

这也是为什么会被当作是威斯特玛自己编的原因,因为排在最前面的那个,是个女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