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实验(2 / 2)

此地空旷无比,最是适合实验,

“王粲、伊籍,那棵柳树离这里有约五百步,你们带着锣鼓去那棵杨树之下。”

“到时候,我们这边会摇旗,你们见旗帜摇动后,就全力猛敲锣鼓!”刘烎嘱咐道。

“诺!”

随即,王粲、伊籍两人也不拒绝,直接按照刘烎的吩咐,带着锣鼓奔向杨树。

同时,刘烎这边也让众学员,原地摆好一架滴漏。

在如今这个时代,有两种计时的器具,一个是日刻圭表,根据阳光的照射,查看圭表针影的变化,以此来计算时间;另一种则是滴漏,通过木桶滴水的方式,查看漏刻浮起的高低,以此判断时辰和时间。

只不过,滴漏相比圭表要麻烦,每天都要清理水桶,而且使用久了的话,误差也比较明显。

总体上而言,滴漏每滴落一滴水,相当于正常人的一次呼吸,时间差不多为两秒多。

一息也是这个时代,最小的时间单位。

很快。

随着滴漏被架好,王粲、伊籍也到了柳树下,刘烎立刻传令道:“摇旗!”

顿时,孙权、步骘等学员,连忙使劲摇动旗帜。

“快敲锣打鼓!”

五百步外的柳树下,王粲也猛地敲锣打鼓。

……

“两息的时间,我们听到了声音。”

刘烎点了点头,对着诸葛亮等学员,言道:“将这个时间记录下来。”

随后,旗帜被放下,锣鼓也停止。

“再来一次!”刘烎又令道。

言罢,旗帜继续摇动,柳树下的二人,再次敲锣打鼓。

“约为一息半。”

刘烎再次记录时间,并言道,“再来一次!”

“这次不到一息,便算是四分之三息吧!”

“又是一息。”

……

如此反复不断,众人实验了大约三四十次,却得到了三十多个时间。

“大家可知道何谓平均数?”刘烎忽然问道。

诸葛亮看着记录的三十多个时间,心中也忽然有所明悟,言道:“《周礼》有言,均者平等也!”

“院首所谓的平均数,或许是指这些三十五个时间相加,然后再平均给三十个数,犹如从土均田之理。”诸葛亮回道。

“诸葛同学所言大善!正是这个道理!”

刘烎点头看着诸葛亮,对其才思敏捷的程度,也是发自肺腑的佩服。

“经过咱们数十次的实验,每次锣鼓声传来的时间,最后平均下来为一息。”

“也就是说,五百步的距离,声音需要一息的时间,才可以传达。”

“由此推论!声音的速度,为一息五百步(2秒650米)!”刘烎当众宣布道,这个结论已极接近真实结果。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三国:我汉室宗亲,开局抢二乔》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