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北上(1 / 2)

袁太子 凤溪凰跃 0 字 2021-09-25

 一语落罢,诸士子都不由循声望却。</p>

看着偏偏如玉般的八尺身躯,青年士人一致拜着:“袁公子。”</p>

“免礼。”</p>

闻言,袁耀挥手止住,随即再度将目光对准了先前高声出言的青年士人,遂拱手道:“先生之看法与耀不谋而合,不知先生姓甚名谁,何方人士呢?”</p>

</p>

此时间,袁耀早已看出眼前此人非同寻常了。</p>

他能准确看出南阳眼下非是成事之基且还能指出远离中原以全据扬州屯兵养民,积蓄实力,伺机北伐中原。</p>

单单是这份开拓的眼界,便不一般。</p>

试想想,在这个时代有几人能够在有望直接夺取中原称霸的情况下,还会选择远走偏远之地呢?</p>

“启禀袁公子,鄙人姓崔名钧,字州平,祖籍博陵安平人士,家父曾是太尉崔烈。”</p>

“崔州平?”</p>

此话一出,袁耀顿时心下一喜,随即便立即开始思索起来应当如何招揽之。</p>

他原本前来城中酒肆转转,看看是否坊间有暗藏大才,但还真没抱太大希望。</p>

毕竟,荆襄之地虽说人杰地灵,但现在时间还早呢,多有才学的士子现在还大都在豫州颍川、兖州呢。</p>

之所以后来荆襄之地人才兴盛,也是由于中原群雄逐鹿、连年战乱导致诸多士人为避难而南下投奔相对平静的荆州。</p>

但他却未料到竟然会于南阳遇见崔州平这等贤才。</p>

这可是史书有所记载,与徐庶、诸葛亮为友的人物,若他真没有几分见识岂能与身怀经天纬地之才的二人结交?</p>

闻言,袁耀强忍下心中悸动,面色笑着道:“耀听闻先生于讨董一役中曾以西河郡守之身份辅助我大伯征召众诸侯结盟,如今为何却抵达南阳了呢?”</p>

“呵呵。”听罢,崔州平呵笑两声,但碍于袁耀与袁绍的关系,意味深长道:“此事都是过往也,不提也罢!”</p>

虽说为争天下袁术、袁绍兄弟反目,但实际情况谁又清楚呢,针对此,崔州平又岂会于袁耀面前说出自己流浪于南阳的内幕呢?</p>

眼观着崔州平的神情变化,袁耀心底已经有所猜测,思虑一番,不由面露诚挚的脸色,诚心道:“先生,可否与耀前往城外军营一叙?”</p>

“君请见,岂可不从?”</p>

原本袁耀还以为自己抛出橄榄枝崔州平会婉拒呢,却未料到他竟然直接便应承了下来。</p>

随后,他又与其余诸士子一番攀谈,眼见着袁耀的谈吐不凡,眼光不俗,诸人都对其以往的形象大有改观,反而隐约间心底还渐渐升起一丝丝好感。</p>

但好感归好感,当袁耀旁敲侧击的招揽时,诸人却都以乡野中人、闲云野鹤等等为由婉拒了。</p>

一路之上,袁耀一边与崔州平交谈甚欢,另一面心底也在暗暗沉吟着:“我记得历史上的崔州平眼界也极其深厚吧,连仁义之名流传四海的刘备都不曾考虑,竟然会如此轻易便接受了我抛出的橄榄枝,这是什么情况?”</p>

“难道是因为董卓西迁,他惧怕被报复才弃官逃亡被迫流浪于南阳而混入民间准备投效老爹,重启仕途之路?”</p>

“所以,如今面对我的请求,才会如此果决?”</p>

一时,袁耀隐隐心底做了一番猜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