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真实的猜测(1 / 2)

我问天下 东海独行 0 字 2021-10-01

 多余的日子,好像重新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白天厨房中,晚上天水司外。

但终究是有些不同了!

京都的混乱,前前后后,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全部散去,像是从来都没有发生过,对于百姓们而言,虽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并未造成不好的影响。

多余猜测,是朝廷插手了,或者说,是太宗皇帝的手笔,唯有当今天子,才可以令英武侯安静下来,让兵部,不至于为这件事情,继续搜查京都。

对百姓们来讲,这是好事,安宁就是好事,在多余这里,至少没有达到他想要看的那种程度。

京都安宁,便无法看到人心是否有变。

京都安宁,就做不到,于浑水之中摸鱼,得到更多。

多余心有无奈,然而这又很理所当然,太宗皇帝自然不想让京都民心不安,多余没有想到的是,对方出手会这么快,仅仅半个时辰而已啊!

他更加没有想到,出手的并非是太宗皇帝,而是三公主。

当然,多余也不想看到混乱,他杀人,只为报仇,他没想过,让京都混乱,让天下大乱。

但李闲之死的影响,绝不可能就到此结束了,多余相信,暗中,会有无数影子在行动,而那神秘的监天司,必然已经在运转。

对于监天司,多余向往已久,可惜,现在时机还没到,而他还没有多少的把握,可以在监天司面前隐藏下来,那么现在,就只能隐忍着。

他现在,初来京都,方方面面都还没有接触到,此前杀李闲,已是运气,绝不能继续贸然行事。

英武侯府,彻夜如白昼!

大厅主位上,英武侯大马金刀,时时刻刻接受着麾下之人送来的消息。

得三公主谕旨,他可以以京都为中心,查向四面八方,但,李闲被凌迟而死,隐隐约约之中,牵扯到了帝星现世之事,纵然权势如英武侯,都要收敛许多。

他太清楚那位坐镇皇宫中的皇帝陛下,一旦他的举动,于天下,于皇位有危,太宗皇帝会冷漠无情的将他给抹杀掉。

但即便是没有这份顾虑,源源不断而来的消息中,都找不到,可以继续查下去的点。

裨将被一刀俩断,这个手法太过寻常,裨将的尸体上,根本就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至于那数十铁骑,窝囊的死在陷阱中,那样的陷阱,哪怕寻常的猎户都能做的到,到哪里能查一个分明?

李闲这里,英武侯碰都不敢碰一下。

“来人,速去三公主府请教一下,从李闲这里,是否看出了什么线索。”

当今大周之中,唯有三公主府的人,可以碰李闲的尸体。

“侯爷!”

田光到来,稍有迟疑。

英武侯头也不抬,道:“有什么话就直说,本侯能听的进去。”

“是!”

田光整理了下思绪,然后说道:“长亭将之死,看起来毫无头绪,实则,有几个方面可以查。”

英武侯道:“朝廷调兵,向来不会公诸于世,知道的,就只有那么几人,本侯、兵部的几位大人,以及李闲本人。”

“李闲已死,其余者,包括本侯在内,监天司已经在查,很快就会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对于监天司的能力,没有人会怀疑。

田光道:“侯爷及兵部的几位大人,绝不会大逆不道,学生想说的是,除却侯爷等人外,当真,就没有其他人,知道长亭将的调令了吗?”

英武侯闻言,神色猛然一动。

“如果所料不差,另有人,知道了李闲的调令。”

三公主轻轻放下手中的册子,淡然道:“英武侯回京后第三天,陛下册封李闲为长亭将,兵部开始拟调令,当晚,英武侯设宴,李闲赴宴。”

“刻意针对李闲的刺杀,如果当晚,刺客就混在英武侯府中,或许,偷听到了这纸调令,把握到了李闲的行踪。”

中年妇人道:“英武侯六境中品强者,实力或许只是寻常,然则,对于气机的感知格外敏锐,有刺客混进了,他却一无所知,这些年的沙场征伐,未免显得有些可笑了。”

三公主轻笑道:“这人啊,在卑微的时候,就会很用心的向上爬,希望混出个人模狗样来,而一旦于高位上太久了,就免不了会掉以轻心,你我皆是如此。”

“以有心算无心,连本宫当年都吃了大亏,此生痛悔,何况是他英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