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猛犸军团(2 / 2)

云南的野象数量不少,可不是随便一头野战都能训练成战象的,为了这一百战象,殷丞在云南密林里起码捕杀了三千多头野象。捕象还不是最困难的,事实上相对于训象而言,这只能算是小儿科。</p>

猛犸军团是要上战场的,绝对不能出现战象爆走的情况,而但凡野生动物基本都怕火,作为战象,猛犸军团必须克服这一点。经过集体商议后,最终确定了一套训象方案。</p>

殷丞专门划出一个场地用来训练,场中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焰火缭绕。为了让战象适应战场状况,每隔半个月殷丞还会驱赶一批犯事的死囚进入训练场,让战象亲身体会什么才是杀戮。这样做虽然有些残忍,可效果还算不错,战象逐步适应了火焰、血腥、锣鼓、惨呼等等诸多情景。</p>

猛犸军团算得上是殷丞的心头肉,他们的装备自然是顶级的。一身藤甲包裹全身,连鼻子、四肢、腹部都不例外,藤甲之外还覆有铁甲,反正战象负重高,多一点装甲没什么坏处。战象不光防御好就行,这样可就太浪费了。为了加强战象的杀伤力,殷丞在它们四肢和长鼻上加装了很多铁环,环上遍布寸许长的钢钉。象牙容易折断,负担不了高强度战斗,殷丞干脆就把象牙的前半段给锯了,镶嵌上精钢打制的*。</p>

战象当然还需要有人驾驭,鉴于象的体形过大,象骑士干脆舍近就远,只进行远程攻击。根据殷丞的安排,每头战象上骑乘三人,一人用短矛进行投掷,另二人则用弩箭攻击,而进身战就全部交给战象负责了。</p>

关于猛犸军团,殷丞一直拿不定主意该不该阉割。曹冲不就称过象嘛,这说明曹操也是能够搞到象的,猛犸军团都是公象,万一曹操从西域弄了一群母象回来勾引它们,怎么办?!公象有长长的象牙,母象可没有,如果阉了它们,不知道战象会不会像‘无须的太监’一样掉象牙,没有象牙那攻击力可要下降不少啊。尽管殷丞在野象身上做了试验,并没发现有掉牙的问题,但却不能肯定会不会引起牙床松动等一系列问题,实在是头痛!</p>

这次被殷丞调来新息的只有一个战队,五十头战象。不是他不想全部调来参战,主要是战象运输太困难了。益州地势险要,战象又走不得栈道,有些地方还得专门开辟象道,而且当初殷丞忘了训练战象的适水能力,大部分战象不肯上运输船,搞得吕蒙的水军运输舰队一团糟。</p>

不过呢,战象有五十头应该也够了,无论面对的近卫军是三千也好,三万也罢,真正能接触到的也就周边的几百号人,不足以对战象产生威胁。而殷丞打的主意就是以点破面,瓦解曹军防线。</p>

猛犸军团的战力果然不负众望,即便是近卫军的巨盾,被象鼻轻轻一扫,就像地上的落叶一样散得到处都是。扫完之后,那些战象径直用脚踩了过去,在重达四、五吨的成年巨象面前,无论是铁盾还是士兵全都变成了‘薄饼’。</p>

这还没完,象脚刚过蓝鹰卫的狼牙棒又来了,留下一片浑身是洞的尸体后,蓝鹰翼的长枪、钢刀将漏网之鱼清理了个干净。左右两边的近卫军想要救援,却根本越不过膀粗腰圆的胡佐军。</p>

殷丞军突击的速度并不快,可由于战力相差过大,曹军的战阵很快被突破了三分之一。曹操一看不妙,立刻下令变阵。近卫军的巨盾左右有销卡、凹槽,可以相互连接在一起,经过变阵,近卫军组成了一个个环形盾阵,每一个盾阵套了三个环,中间还躲藏着少量的弩兵朝外放箭。</p>

这样的盾阵对战象没什么影响,可二鹰、胡佐的压力就大了,伤亡也是直线上升。正当曹军转忧为喜的工夫,突然从象背上飞出数个火球,一砸到盾阵中就会溅出一片火光。曹操怎么都想不到殷丞会让象兵携带油罐。</p>

殷丞有得是棉籽榨出的油,他在油里加了一些木屑,再密封到陶罐里做成*,每头战象上携带五罐,在必要时可以进行火攻。曹军的盾阵由千人组成,占地面积并不是很大,五个火罐足以将盾阵点着一小半。曹军总共也就二十来个盾阵,殷丞的战象却有五十头,火罐二百五十个,压根不够猛犸军团烧的。</p>

</p>

――第五卷正式结束,敬请期待第六卷《梦归何处》(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