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有求必应(2 / 2)

大宋不怂 七桃散人 0 字 2021-10-02

只收现银和,不收汇票,铜钱都不要。

前后八千斤酒,一斤预售八十两银子,合计收了六十四万两,都抵得上南宋给金人一年的岁贡了。

按照当时的汇率,金银兑换比例大概是一比一百,虽然时有波动,但大体稳定。六十四万两银子能折合黄金六千四百两。

留下一千四百两黄金继续投资,剩下的金子铸成了五个“鬼见愁”。

经过茗香苑一众管家与女眷的推测,“胡虏血”最终的价格会稳定在二十两银子左右。这么肥的利润,最多还能再赚两三波。

李申之又是搞限购,又是搞预定,并不是想搞什么饥饿营销,他只是不愿百姓在这样一场商业盛会中,反倒输光了自己所有家产,最终落得家破人亡。

抢购的人蜂拥而至,临安城中显贵的拜帖也没少收。

能送拜帖来的,无不适临安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有的好言相求,请茗香苑匀一百斤胡虏血给他们,价格随便开。也有颐指气使地,张口就让李申之送一千金胡虏血过去。

对这些,李申之一概置之不理。

人都不来,凭什么给你面子?

对那些派了管家亲自上门的,李申之一一接待。

比如这个眯缝着两只眼睛,目光仿佛被大堂里满地的银子吸住了一般,走路都歪着脖子不看路,这是“没奈何”张俊家的管家。

张俊家的管家准备了一肚子的说辞,想要从茗香苑处多讨一些酒,再砍砍价格,自家少出一点银子。

李申之大手一挥:“张相公是我李家的大恩人,若不是张相公转呈犀带与陛下,我李家哪有现在这番光景,还说什么钱不钱!管家且先回家,随后小子自当送上五百斤胡虏血,算是给张相公的谢礼。”

张俊家管家一下就被吓傻了,晕晕乎乎地就被送出了门。

这个管家始终没有搞明白一个问题:原来知恩图报是真的存在的吗?真的有人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吗?记忆中自家老爷帮李家转呈犀带的时候,可着实没少收李家的钱。亏得自己还以为是张家坑了李家呢,白想了那么多圆谎的好听话,一句都没用上。

直到许多年以后,这位管家回忆起这天的情形,嘴角都会不自觉地上扬:“我从未见过如此豪爽之人。”

紧接着又来了一位全身劲装打扮,消瘦的脸庞配上厚实的胸背,目测体脂率不超过百分之十。若不是脸上的两道刀疤,不知能迷倒勾栏瓦肆多少小姐姐,这位是杨沂中的副将。

他不是来讨酒的,而是来请教的:“殿帅遣我来传句话,请李公子得空去殿帅家的酒坊做客,指点一番我家的酿酒工艺。”

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人,说话就是直。明明是求人的词句,说出来的语气跟军令似的。

李申之出于对军人的尊重,没有计较这些。

才不是想抱人家大腿呢。

“殿帅相邀,小子莫敢不从。请将军转告殿帅,莫说什么指点不指点,我家酿酒的家伙事直接送殿帅两套,酿酒的师傅也能借去用几天,什么时候殿帅家里酿出胡虏血了,我家的师傅什么时候回来。”

这简直就是连带着酿酒设备和酿酒工匠的全套赠送,等于把自己发家的秘籍白送给了杨沂中。

军人自诩是天下最豪爽的一群人,只要对脾气了,命都可以交给你。

饶是如此,李申之的这番话还是让这位副将愣了片刻,然后硬邦邦地说了句:“谢了!”

凡是上门的人,李申之有求必应,给好处的程度,视对方大腿的粗壮程度而定。

最不济的,也给了五十斤的指标。

人家既然亲自上门,必定是真心看好李申之。在李申之跟秦桧不对付的情况下,人家至少敢站出来向自己示好,就凭这个,李申之都觉得不能亏待人家。

直到来了一位最尊贵的客人,岳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