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使用率爆表的水力资源(2 / 2)

大宋不怂 七桃散人 0 字 2021-10-02

这样一对比,自己好像跟眼前的这些“农奴们”,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李申之的情绪变化,并没有引起别人的关注,这些事情在他们眼中早已司空见惯,常规操作而已。

反倒是赵氏农庄里的基础建设,让李申之大开了眼界。

一直以来,李申之总觉得古人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严重不足,总是需要大量使用人力和畜力进行生产劳动。

来到了赵氏庄园才发现,自己错得是多么的离谱。他们对于机械的使用不仅十分充足,简直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

至少宋人如此。

尤其是对于水力的开发,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有水的地方必有水车。

在河道之上,架设着一座座巨大的工坊,一个工坊里陈列着一排排巨大的齿轮和磨盘,只有三两个工人在里面操作。若不是房顶那传统的歇山顶构造,简直就是一个现代化的车间。

赵氏庄园的规模比李家的庄园大了十倍不止,赵不凡骄傲地介绍着:“这条河上,我们家可以建八个水车。我分出两个给你用,以后你们家有什么需要加工的东西,直接上这里来。”

经过北宋一百多年的稳定发展,官府充分地认识到了水力资源的重要性。

一条河至少有三方面的用途,第一是作为灌溉庄稼的水资源,第二是作为水力运输的运河,第三是作为水力磨坊的动力来源。

三者之间如何平衡,如何分配,大有学问。

如果灌溉庄稼的太多,水位就会下降,进而影响河道的运河作用和动力作用。

如果修建的水车太多,就会降低河流的流速,进而严重影响航运,还容易造成泥沙淤积。

这三个用途之中,航运是重中之重,宁愿舍弃另外两项用途,也要优先保证的目标。

宋代之所以会出现超大型的人口城市,正是得益于粮食航运的低成本运行。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定下的禁军政策,使得国家必须把大量的粮食集中在京城附近,才能养活京城数量庞大的禁军以及军属,只有数量庞大的禁军才能有效震慑各个地方势力,避免他们过于强大,产生安史之乱的祸患。

纵观宋代的大城市,无不是水运能力强大的地方。

就拿汴京开封来说,正是位于纵(京杭运河)横(黄河)两条主要航道的交叉点上。这就是开封这么一个易攻难守的地方,还会成为北宋国都的原因。

基于这样的原因,河道资源成了国家战略资源。因此,哪家能分多少水灌溉,哪家能造几个水车,都有数额规定。

河上不停地有禁军在巡查,若是被禁军查到哪家乱用水资源,轻则罚款拆毁,重则发配充军。

寻常土豪,最多只有两三个水车,李家就是如此。

相比之下,赵士褭家有八个水车,堪称土豪中的土豪。

参观一圈下来,李申之发现水力资源的开发,基本上没什么增量空间了。

难不成非得搞蒸汽机才行吗?

蒸汽机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想造一个能用的蒸汽机出来,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并且其经济性还不一定能比得过驴。

算了,还是等出使金国回来再说吧。

议和成功以后,利用那几年和平的窗口期,好好发展一番,等积攒够了实力,再一波推平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