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李儒之计(1 / 2)

 全本小说网李儒也知道董卓担心什么,毕竟蜀中智谋之士众多,刘关张三人都是武将,虽然勇猛,但是从来没有独当一面的时候,南郑地理位置重要,让董卓不敢轻易将南郑交给这三人。</p>

于是李儒说道:“父亲,单凭这三人当然不行,不过父亲难道忘了贾诩贾文和现在也在姐夫手下。我看不如将贾诩留在南郑,帮助刘备一起守城,一定没有问题!”</p>

说句实话,李儒并不了解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李儒和刘备三兄弟也只是数面之缘,只是平时牛辅唠叨多了。而且现在董卓手下还真没几个合适的人选。</p>

而董卓天天听李儒说贾诩之才不在李儒之下,想必贾诩是个很有智谋的人物,于是点头称善。函谷关和汉中这档子事算是解决了,但是,还有一个武关需要人把守啊!</p>

武关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合称为“秦之四塞”,而武关另外一个名称便是“三秦要塞”,武关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修建。武关东面便是荆州的南阳郡,所以武关距离宛城很近。武关南面有一河,名为武关河,而北面则依靠着少习山,可谓是依山傍河,所以地势也算是十分险要。但是相比函谷关,武关的位置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原因是毕竟武关距离长安比函谷关要远的许多。</p>

但是,武关东面的南阳郡确实袁术的地盘,所以不派大将把守武关,董卓心里面还是十分不安的,于是董卓问李儒道:“贤婿,这武关守将可有合适人选?”</p>

李儒想了想道:“张济有一侄子,名叫张绣,乃是枪神童渊的徒弟,武艺非凡,在凉州人称‘北地神枪’,有万夫不当之勇,听说就连马腾也不及他,父亲大人可派张绣前往把守武关,足矣抵挡袁术!”</p>

“恩,好!就让张绣去守武关!哎……”董卓突然叹了口气。</p>

李儒见董卓叹气,急忙问道:“父亲大人,为何唉声叹气?”</p>

“那些关东诸侯,真是可恶,我给他们官职,到头来他们却来反我,一群白眼狼!”董卓突然气愤的大叫道。</p>

李儒踌躇了一下,说道:“父亲大人,关东诸侯看起来齐心合力,实则是各怀鬼胎,其实只要稍加分化利用,这个诸侯的联盟,不攻自破!”</p>

“贤婿有何计策?”董卓问道。</p>

“十八路诸侯当中,徐州刺史陶谦,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都已经是暮年之士,垂垂老矣,相信没多少年头了,可以不用考虑。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乔瑁,济北相鲍信,三人乃是平庸之辈,不足为虑。西凉太守马腾,远在西凉,可以暂时不用管他。广陵太守张超,一向以哥哥张邈马首是瞻,陈留太守张邈,颇有能力,手下又有重兵,需要防备。冀州刺史韩馥乃是袁家故吏,若是袁绍登高一呼,想必韩馥会将整个冀州交给袁绍。因此袁绍此人不得不妨!南阳太守袁术,有孙坚这样的人做爪牙,也是很难对付啊……”</p>

李儒还没说完,董卓就不耐烦了,直接问道:“贤婿,你直接将妙计说出来吧,别兜圈子了!”</p>

</p>

李儒见董卓有些不耐烦,索性不分析了,直接说道:“若是冀州归属了袁绍,那边幽州公孙瓒和并州的张扬、黑山贼张燕等人肯定坐不住了,到时候不用咱们费事,只要稍加挑拨,他们自己肯定会打起来。袁术身在南阳,背靠汝南,汝南乃是袁家祖籍所在,相信袁术一定会想法染指豫州,而袁家则是袁术最大的仪仗,父亲可任命山阳太守袁遗为豫州刺史,到时候袁术袁遗二人必然有所争斗,让他们袁家的人自己争斗,即削弱了二人的力量,又能让袁家内讧,可谓一举两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