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捭阖(1 / 2)

绝秦 守玄 0 字 2021-10-07

 花了三个多时辰,鞠子洲大概了解了这两年中铜铁炉和农会的发展情况,之后匆匆的与嬴政一块吃过了晚饭,便由赵高带着,前往秦熹的府邸,去拜访一下这位秦国宗室。</p>

此时晚食时间已经过了,秦熹正在家中观赏舞蹈,听闻家仆来报,说是宫中来人,便有些疑惑:“宫中来人?”</p>

他着了人请鞠子洲进偏厅之中,备了酒,打算会一会这位深夜前来的宫中使者。</p>

见到是鞠子洲,秦熹有些错愕。</p>

他显然是认得鞠子洲的。</p>

不过,这位秦王的师兄,来我这里做什么?</p>

“原来是鞠先生,许久不见了,先生是何时回到咸阳的?”秦熹随手用了平辈论交的礼仪。</p>

鞠子洲还礼,说道:“深夜前来,还请千万不要见怪。”</p>

“怎么会,鞠先生愿意来寒舍,我真是求之不得呢!”秦熹端起酒杯,祝酒说道:“鞠先生回返咸阳,是要襄助王上,建政溯制,立下不世之功勋么?”</p>

“严重了。”鞠子洲躬身一礼:“只是阿政讲,他见着那吕不韦很是讨厌,而我又恰巧想要吕不韦手里的一些东西,所以我们想要尽快解决掉吕不韦。”</p>

“尽快?”秦熹挑眉:“是要赶在十月之前么?”</p>

十月份,新王继位,按照传统,这个时候,嬴政应该需要把此次出战的兵士们召回,进行封赏,而后遣返回家。</p>

“是要赶在十月之前。”鞠子洲笑了笑:“最好九月半之前。”</p>

九月半解决掉吕不韦,后面花点时间把一部分人提拔起来,均衡一下各方的势力,便就到了十月了。</p>

秦熹深深望了鞠子洲一眼:“鞠先生的心胸,还真是宽广啊!”</p>

侍立一旁的赵高听到这句揶揄,扫了秦熹一眼。</p>

“心胸不广,无以为政。”鞠子洲说道:“而且没有大心胸,很难容纳得下铜铁炉这样的东西吧?”</p>

秦熹点了点头:“的确,对于铜铁炉,我是很头疼的。”</p>

“头疼归头疼,但你还是想要,不是么?”鞠子洲笑吟吟地看着他。</p>

秦熹深深吸了一口气:“没错,我就是想要!”</p>

“铜铁炉目前一天能够炒钢一千二百斤,炼制铁料七千斤,若以之铸造铁甲、铁兵器,则可以装备五六百人。”鞠子洲看着秦熹:“若是造一些剑、农具、每日收成大概在八百斤黄金并四千二百斤金左右。”</p>

“你觉得,你自己吃得下这么大得一笔财富么?”</p>

秦熹摇了摇头:“若是王上单单的把铜铁炉许给我,我是肯定不敢动心思的。”</p>

“但王上许给了我们三人!”秦熹心里念着那笔利益,咬着牙说道:“我觉得,我的心胸,吃下三分之一的铜铁炉还是没有问题的!”</p>

“不是三分之一!”鞠子洲说道:“是三分之一的,铜铁炉的收益!”</p>

秦熹皱起眉头:“有什么区别吗?”</p>

“第一点,你以前管理过铜铁炉,我是知道的!”鞠子洲毫不客气地鄙夷着:“你管理的那段时间,铜铁炉死去了多少熟练工人,工厂每日产出下降了多少,要我一一念给你听吗?”</p>

秦熹脸色难看,但还是不得不低头:“这…我认了。”</p>

“而且铜铁炉建在咸阳周边,还是有些不便利!”鞠子洲说道:“目前制约铜铁炉产能的唯一因素,便是铁矿石的多寡,若是能够把厂子搬迁到原料产地去,减少了中间铁矿石的运输环节,那么这个时间差和运输的开支,以及路上的运输损耗,就可以去除掉。”</p>

“这样,能够赚的更多。”</p>

秦熹略微思考,点了点头:“这些事情鞠先生懂得的,就由你来做主。”</p>

“其次便是工人的管理。”鞠子洲指节轻叩桌面。</p>

“叩”</p>

“叩”</p>

“叩”</p>

有节奏的敲击声响起,鞠子洲的声音慢慢飘了出来:“工人每天最多能够做多久的活计,你知道么?”</p>

“六个半时辰!”秦熹立刻回答。</p>

鞠子洲呼吸微微一滞,胸腔里塞了火炉一样。</p>

他深吸一口气,保持了古井不波的脸色,说道:“你这就有问题!”</p>

“每天做足六个半时辰,他们第二天起来的时候,体力都没法完全恢复,只能以疲累之躯进行做活,工作的效率,比起不疲累时候,差了不止一筹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