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戬 (十九)(1 / 2)

绝秦 守玄 0 字 2021-10-27

 下午,阳光正好时候,荀况的“午觉”睡醒了。</p>

不醒也是不行的,尽管所得极少,可总要面对。</p>

鞠子洲的脾气、义理、心思、目的,大都是未知之数,这是他所遇到的,最难以琢磨的敌手。</p>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的见识不俗,思维敏捷,知识水平上,应当说是个不输于自己的人物。</p>

荀况深深呼吸,来到学塾,遣人去寻了鞠子洲。</p>

一些士人上午听了荀况与鞠子洲的辩论,知道下午还有如此辩论,便早早等在学塾,连带着,还有一些听说了消息,临时赶过来的人。</p>

他们见到荀况出现,连忙拜见。</p>

荀况与他们对礼过,便等候鞠子洲。</p>

询与鞠子洲一齐来到时候,士人们与荀况均已经等候多时。</p>

“荀夫子,午安。”鞠子洲对着荀况一礼,随后跽坐在他面前不远处。</p>

“鞠先生。”荀况微微一笑:“先生午间休息得可还好吗?”</p>

“尚可,多谢荀夫子关怀。”鞠子洲向荀况致谢。</p>

荀况抬起手向下压:“鞠先生,食饱、睡足,我们便继续上午所言,莫再耽搁了吧。”</p>

鞠子洲一阵无语。</p>

上午也不是我叫停的吧?你这老头,怎么搞得跟是我叫停了辩论,想要逃避一样?</p>

心中一阵牢骚,鞠子洲并不表达,只是表现出从善如流的姿态:“听夫子命。”</p>

荀况松了一口气。</p>

随即,他开口说道:“上午时候,我们讲到,国之强弱有别。”</p>

荀况以探寻的目光看向鞠子洲:“鞠先生的意思是,在楚国施行不下去的政策,在秦国,便能够施行吗?”</p>

“政策的施行,最主要看的,是国家内部的实际情况,与国家外部,与外国的关系。”</p>

“楚国的情况,荀夫子居住于此,相比有所了解。”</p>

“夫子居县令之职而蜗家中、塾中,授课讲学传道,于先生个人,自然是德行高尚令人敬佩;然而夫子。”</p>

</p>

“对于楚国、对于楚政,您的行为,又该算是什么呢?”</p>

“县,是君主直属的外领,原本应当是奉君主命令,也就是,楚王命令。”</p>

“可夫子将县中琐事寄托给谁人了呢?最终此县中,又是听奉谁人命令呢?”</p>

答案毫无疑问是春申君黄歇。</p>

荀况不语。</p>

他已经猜到了鞠子洲想要说什么。</p>

“夫子可知道,楚国上下,似兰陵县这样的县,还有多少吗?”</p>

鞠子洲话锋一转。</p>

荀况很是惊异。</p>

不是要攻辩自己?</p>

“这样的县,君主、朝廷的政令不如权臣的命令管用,统筹的政策制定下来,确如废话一般。”</p>

“这样的国,对外时候,便如散沙!”鞠子洲问道:“荀夫子,这样的国,凡是有损于春申君的政策,都是无法施行的吧?”</p>

荀况不语。</p>

“夫子不妨猜一猜,秦国之中,这样的县,有多少?”</p>

想必是不多的。</p>

荀况有些意动。</p>

“在疆域、人数相当的情况下,一者政令处处受阻、政策不能统一、命令无法传达、上下无法一心;一者处处通畅无阻、政策上下齐同、命令无所阻滞、上下齐心协力。”</p>

“这便是,强国与弱国的分别了。”</p>

荀况若有所思:“是以,国强,则需要……”</p>

则需要,打击像春申君这样的“例外”。</p>

又或者,是春申君这样的例外成为这个国家的意志。</p>

无论如何,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中心。</p>

“需要在坚持其核心政策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减少对核心政策有阻碍的力量。”鞠子洲阴恻恻地说着。</p>

荀况凝眸看着鞠子洲。</p>

这句话杀气很重。</p>

“鞠先生的意思是?”</p>

“拿我们所说过的‘扩大税制’来举例吧。”鞠子洲随口说道:“荀夫子知道楚国主要的纳税群体是谁人吗?”</p>

“知道名义上应该纳税而实际上却没有真正承担税务的人都有哪些吗?”</p>

“知道扩大税制之后,身上负担减轻的人是哪一部分,而身上承担了更重负担的人是哪一部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