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7章 公学:义务教育的起源(2 / 2)

“学生不知,请老师解惑!”

崇祯有些羞愧的道。

“这世间最难掌控就是人心,历代科举上榜之人,终究有人不会选择同流合污。”

“这样的人,官僚阶级又不能罢免他们的官职,就将这些人外放一些偏远的县城,让他们逐渐的淡出皇上的视野。”

“皇上需要的人才就是这些被官僚阶级压制的小官。”

“但,这些人是知县一类的小官儿,小官儿却不只有这些人,皇上该如何将这些人找出来。”

“这就需要察举了。”

“只是,这次察举需要反着来,也就是反向操作察举制。”

“历年科举上榜之人的名单,吏部肯定有,现在所有官员的名单,吏部也有。”

“皇上回去之后,就可将这两份名单拿到手了。”

“随后,皇上可以选择拿掉一个二品大员,或新增一个二品大员的职位。”

“以官职为耳,层层递补,这就需要调动8人,此时,皇上可以让所有五品以上的京官全都上奏折进行举荐。”

“记住,一定要所有五品以上的京官全部上奏折,进行层层举荐,最终还是将会得到一份被举荐人的名单。”

“到这时,皇上只需要将吏部的两份名单对比,列出一些常年屡任小官儿的名单。”

“将小官儿名单和被举荐人名单进行对比,重名者划掉。”

“小官儿名单上剩下的人才是皇上所需的人才。”

“学生谢过老师。”

崇祯欢喜的道。

石磊看着崇祯高兴的样,忍不住打击道。

“别高兴的太早,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只能应急。”

“所以,重新开启公学,让处于底层的人拥有晋升的通道,才能真正为大明培养人才。”

“让太祖时代的国子监盛世在这个时代重新开放。”

“不过,还要借鉴一下太祖时期的培养方式,别培养了半天全都资敌了。”

“老师不是说公学是太平时期才能实行的国策吗?”

石磊的声音刚落,崇祯就忍不住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小蠢萌就是小蠢萌,石磊又一次叹气道。

“公学之所以说是太平时期的国策,那就是因为公学需要大量的国家财政。”

“想要国库拨款,那些大臣还不得用口水淹死皇上。”

“皇上也别着急,我既然提出来了,那肯定会有大量的银两提供给皇上用于公学。”

“还有一点,那就是现在的公学虽然荒废了,但一些官员为了那么一点财政拨款,依旧保留着公学。”

“就比如现在的国子监,虽然荒废了,但总有大猫小猫三两只,充充门面。”

“这些充门面的学子就是重开公学的基础。”

石磊心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合适在崇祯面前说。

那就是重开公学的财政拨款,这可是一笔巨额银两,还是一笔遍及整个大明疆域的巨额银两。

以那些文官的贪婪程度,又岂会放着这样一笔银子不去贪污。

只要将这一条线紧紧的掌控在手中,石磊就可以随时派锦衣卫抓人。

毕竟,锦衣卫抓人也是需要程序的,只有有了证据,才能按照正常程序走。

无证据抓人,那就是石磊在破坏规矩,规矩坏了,社会就乱套了。

一如魏忠贤,虽然虽然做的事情获得了熹宗的默认。

但却真的坏了规矩,在引起所有官员敌视的同时,还引得民怨沸腾,人人喊打。

石磊敢说,只要他不去坏了规矩,就没人敢坏了他的规矩。

民怨沸腾,那不会存在的,百姓不夹道欢迎就是锦衣卫没有将事情办好。

崇祯认真的点点头。

既然要重开公学,就要有自己人掌控国子监这个国家人才的储备摇篮。

崇祯想破脑袋,也没想到有谁合适。

再一次体会到人才短缺的崇祯,看向老师,双眼顿时开始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