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2)

“好了,坐稳了,出发!”

自行车被吴树果踩得跟风火轮是的,风吹的外套后面鼓起,路边的野雏菊随风摇曳,田里的成片的庄稼泛起涟漪,好一片美丽的乡村景象。

现在国家对农村帮扶的力度大,村里通向镇上的路面修得十分平整。

吴树果载着弟弟骑了三十分钟就到了镇上。

镇上的早集还没散,但吴树果的目标可不是那里,她可不想再为了多卖几个钱跟大爷大妈们斗智斗勇了,心累!

吴树苗直接把车骑到了镇政府的办公大楼附近,也不摆摊,就把自行车往那一立,熟练的拿出一个纸壳,让弟弟抱着。

纸壳上是她的手书:

救救父母双亡没有收入来源的姐弟吧!这是我们养着留着下蛋的土鸡。

为了凑钱去上学,不得以今天将它们卖掉。大家买一只吧,绝对是正宗土鸡,我们俩也买不起饲料。谢谢各种善良的小哥哥姐姐跟叔叔阿姨们了!

“姐,为什么每次都是我拿这个。”林树苗看路过的人看过来眼神,羞涩的拿着纸壳低着头。

吴树果看弟弟脸色有些涨红,感慨道,“你的内心还不够强大,以后怎么独立生活那?你现在正是利用自己弱小无辜的外表赚钱的好时候!好好学着点。”

吴树苗淡定的拿了过来,面对别人的注目依旧面不改色,熟练的招呼着客人,嘴甜的很,很快就卖掉一只。

没办法,蛮族想要吃饱,就得什么都能干,摆摊这种基本技艺,她熟练的很。

心情不错的赵宏伟开车经过大门口时,看见两个熟悉的身影就一阵头疼,怎么又来了!

看见有人把车停下来后,吴树果眼睛一亮,大客户来了!赶紧小跑过去。

“这次又卖什么啊?”赵宏伟降下车窗无奈问道。

吴树果漂亮的眼睛弯了弯,“土鸡,这回有公有母,还有土鸡蛋,叔叔要不要来点?”

“这回咋还卖上母鸡了?上回小兰问你你不是说家里下蛋的母鸡不能卖吗?”赵宏伟不解问道。

“叔叔,开学我就要去城里了。我考上市一中了。”吴树果亮晶晶眼睛瞬间又暗淡了下来,“可家里没钱了,学费不够只能把家里东西卖一卖凑点学费。”

赵宏伟有些同情的看了眼眼前的不大的小姑娘,叹了口气,“给我来两只母鸡跟二十个鸡蛋吧。”

吴树果瞬间由阴转晴笑的眼睛弯了弯,一脸欣喜的让弟弟给赵宏伟抓鸡。

赵宏伟赶紧阻止道:“先不用抓,我给家里人打个电话让人来取,你们等一会给她就行,总共多少钱?”

吴树果眼珠一转,笑容腼腆的回道:“您看着给吧。”

这世界上,没有标价的东西最贵!

赵宏伟嘴角抽了抽,给了五百块钱后赶紧走了。路上边开车边心疼,就算他不经常买菜也知道这钱花多了啊!而且这还不是第一回了!

去年春天刚下完雨,他们下班就看见一个浑身被雨淋的湿漉漉的小姑娘蹲在他们大门口摆摊卖蘑菇。

这种做法自然不对,遭到门卫的驱逐,小姑娘正一脸落寞的要走。

那瘦弱无助又可怜的背影,让看见的人心都揪起来。有女同事上前拦住一问才知道,这乡下来的小姑娘父母双亡,还有个刚九岁的弟弟,为了赚生活费,周末就去山上摘野蘑菇拎到城里卖。

几个热心肠的同事看蘑菇非常新鲜,而且一点都没碎,就合伙把蘑菇买了下来。

打那以后,这小姑娘就时不时出现在政府大门口卖点农副产品。

后来镇长看见了,觉得这么下去不行,万一其他小贩有样学样,到时候怎么办?但也不能硬赶,万一这小姑娘真如她所说那么困难,不就成了断人活路了吗?

派人一调查,这姐弟俩确实可怜,户口本上就姐弟二个人了。

村里人经常叫他们去吃饭,姐弟俩每次去都是吃的狼吞虎咽的,一看平时就没吃饱。

周末姐弟也不闲着,就上镇上卖点东西,既懂事又让人心疼。

镇长一看俩孩子都这么难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后来甚至还自己掏钱让人给姐弟俩每个月送一袋米过去,吴树果当时感动不已。

刚买了鸡的赵宏伟回办公室一宣传,不少人都叹气,说以后怕是看不着这有趣的小姑娘了,不过大家也替她高兴,居然考上了市一中这所重点高中。

大家感慨一番后,纷纷下楼去买土鸡。这东西镇上也不好买,坑人的喂饲料的倒是不少。这货真价实的东西自然都抢着要,当然,每人付钱时都默契的多给了几十或者几百块。

收到多的钱吴树果没有拒绝,然后跟弟弟真诚的跟对方鞠躬道谢,再赠送对方一把小青菜。

吴树果这种懂事的做法让院里的人都很喜欢她,也乐得在她这多花点钱。

土鸡很畅销,来没一个小时,东西就卖没了,弟弟数钱数的非常开心,一个小时卖了13只鸡,直接赚了3200块钱。姐姐真是个赚钱小能手!他们能去城里上学了!

吴树果倒没那么乐观,这总共加起来也就6000,抛去学费,住宿各种问题,吃饭估计都不够,照家里往常一个月两袋米两袋面的速度,加上偶尔要有点肉腥,蔬菜去了也得买,自己做的情况下,吃饭一个月保守估计得2000,要是出去买……那就没边了!

吃饱不易!蛮族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