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东君去意切,梨花似雪(1 / 2)

明朝美好生活 方景 0 字 2021-10-08

 问罪言官,开了大明朝的先河,两京之狱一时牵动朝野上下。很多老臣担忧,此例一开,今后因言获罪后患无穷。</p>

朱祐桓接到南京急报,原来十几年前一场洪水,使得镇守司后院的芦苇荡,被冲积成了一大片肥沃土地,相应的周围田地都消失不见,百姓为了糊口,遂成为镇守司的佃户。</p>

太监们视此乃天降横财,算是额外的好处,镇守司行事倒也规矩,签了契约收粮,百姓则难免倒霉,除缴纳赋税还得缴纳租子,总算不至于饿了肚子。蒋琮继任留守太监后,他生性贪财,很自然的萧规曹随。</p>

御史姜錧巡视南方时,偶然间得知此事,如今皇帝最重视田地被不法侵占,他当即派人手持官印,命镇守司交出田契。不料蒋琮根本不理他,后院的土地本就属于公家的,太监们自觉占着理,自然不愿意。</p>

姜錧碰了个钉子,大怒之下老毛病发作,他唯恐圣上不重视此事,干脆写了十大罪状上奏。</p>

消息传出,前镇守太监陈祖生和公公们不干了,一没贪赃枉法,二没欺压百姓,不就是搞点副业嘛?至于往死里整人?</p>

本来最近公公们的日子就不好过,被朱老六一顿打压,后继无人了不说,各地太监都被御史查了个底掉,凡是贪赃枉法的都没个好下场,奉公守法的要么回京,要么返回老家。</p>

南京是唯一还有太监的地方,毕竟故宫得有人照料,起先陈祖生想着息事宁人,揭发此事的是南京户部给事中方向,户部主事卢锦,当着姜錧的面,把地契都给烧了。</p>

谁知没几日南京六部被下旨裁撤了,六部合并成了一个衙门,随着俸禄减少,那些田地转眼间就被方向和卢锦带头给占了,竟成了官府的额外收入,最可气的,还带人把周围的芦苇砍倒当做柴火烧,那些芦苇可都是镇抚司的。</p>

从来都是太监欺负人,除了京城里的朱老六,还从未被人欺负过太监,这还有没有王法了?陈太监气的大怒,老人光明磊落,大手一挥,写奏疏告御状!无意中开了明朝骂人的崭新一页,太监弹劾御史,完全是开天辟地头一遭。</p>

</p>

弘治皇帝接到太监的弹劾奏疏,又怒了,因为陈祖生的话他不能不信,陈祖生是谁?那是和故去的权恩齐名的老人,本人极有才华,算是太监里面的状元郎,不贪权不贪财,一生低调,在紫禁城内声望极高。</p>

因为年纪太大,朱祐樘没敢把其人接回京城,加上蒋琮乃是他的心腹,就算贪恋些小财,但也不至于给栽上十大必死之罪吧?</p>

加上汤鼎这一档子事,南京户部给事中方向又是他最不待见的言官,碰到一起,皇帝是铁了心要杀杀言官里的歪风邪气。朱祐桓对此乐观其成,毕竟说话办事要讲证据,没有实据那就叫诬陷。</p>

此事如同火上浇油,御史们抓狂了,平时只有我们弹人的份,哪有外人敢弹我们的时候?何况是你们这帮文化水平低,生理不健全的妖人,管你有理没理,死太监,你凭什么?</p>

当面对共同的敌人时,御史和给事中们立即摒弃前嫌,纷纷赤膊上阵,御史纪杰,曹玉,谭肃,徐礼等,给事中韩重等近百位言官一起上书朝廷,口水乱飞,一同大肆弹劾陈祖生。</p>

朱祐桓算是开了眼界,第一次见识到大明言官的英勇无畏,看着乱象纷呈的朝廷,越发庆幸自己不必和这些家伙搅在一起,真要是穿越成了文人,别说做事了,不做事都得谨慎低调,一言一行稍有差池,都会带来天大的麻烦。</p>

难怪多少名臣辛辛苦苦熬了半辈子,排挤掉了政敌,掌控住了御史台,年过半百才得以改革天下。可惜余日无多,不但一腔心血都被毁掉,晚年也难保平安,更是被按上了权臣的恶名,被抄家灭族,张居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p>

至于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通过此事给了朱祐桓一个警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p>

对于两京之狱的结果,朱祐桓心里明镜着呢,最终肯定是太监和御史打对台戏,有刘吉在一边推澜助波,牵扯进此事的言官们都得被下狱教训一下,有他在不怕官员被太监恶意报复,充其量是贬官撵到地方去做些实事,算是好事。至于那些土地,都得免费送给百姓。</p>

懒得操心此事,朱祐桓吩咐家人任何求情的大臣都不见,有感于在金陵住了半年,愣是没察觉还有土地被占据,不禁对清缴田地的事,多了一丝疑虑。</p>

这一日,朱祐桓拉着皇帝微服出了紫禁城,满大街四处溜达,所到之处多有被洪水冲垮的民居,衙役和百姓忙着清理砖瓦,重建家园。</p>

不时闻到一股股的恶臭,朱祐樘皱眉看着打眼前推给去的牛车,车里满是被淹死的猫狗,说道:“进展如此缓慢,这天气受了瘟疫可怎生是好?”</p>

朱祐桓解释道:“该做的都做了,工部忙着深挖下水道,不免和府尹衙门起了冲突,有些地方善后需延迟几日。”</p>

朱祐樘叹道:“此事本该交给你办,论起此等实务,满朝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你,沟渠的异味太大,是得在地下用砖石垒成管道疏通污水。”</p>

朱祐桓不同意的道:“我不过是脑子里有些主意,论起实务,就算比有些官员强些,也远远比不过真正做事的老臣和吏。”</p>

一路走来,街头巷尾并未见到头插稻草,卖儿卖女的百姓。街市上的繁华依旧,一派兴盛模样,弘治皇帝的脸上,总算是露出一丝笑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