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土地(2 / 2)

明朝美好生活 方景 0 字 2021-10-08

朱祐樘叹息道:“此事事关重大,绝非一日即可解决,得从长计议。朕先答应你退还五处皇庄就是了,不如此你断不会罢休,今年要是没有赏钱,朕就拿你试问。”</p>

当下帝王起驾回宫,朱祐桓背手走出聚春坊,看着人来人往的夜市,神色凝重。</p>

彻底解决土地兼并绝无可能,现在能做的是尽力延缓其过程,而且还要很多志同道合的大臣齐心协力,恐怕将来直到自己老死,都得为了此事而折腾。</p>

张居正有著名的一条鞭法,满清雍正有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后世有打土豪,分田地。每次解决土地兼并,都要得罪无数权贵,地主,掀起无数腥风血雨。这注定是一条荆棘丛生的不归路,功在千秋,背负千古骂名。</p>

幸好弘治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贤臣,良臣,为可虑者,就是缺能勇于任事的能臣,不知王恕,马文升,李东阳,刘大夏,李敏,谢迁等人,能否挑起这如山般的重担。</p>

朱祐桓清楚以自己的能力,做不来此种艰巨繁琐之事,不过为上位者,并不需要事事操心,只要做到给予任事之臣始终不移的支持和信任,足矣。</p>

凝视着天上的银月,朱祐桓不知不觉停下了脚步,他终于认识到,仅仅有自己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臣子的动力绝不是来自亲王。</p>

一连三日,朱祐桓都未主动去乾清宫,坐等皇帝实践诺言。三日很快过去,乾清宫没有一点动静。</p>

傍晚,权义小心翼翼的走进书房,看了眼面无表情的燕王,低声道:“殿下,圣上遇到了一些难处,命小的知会您一声,那件事还得缓些时日。”</p>

权义心里七上八下,恨不得马上逃之夭夭,他最怕的不是帝王,而是眼前这位,梁芳,李广的死,至今还历历在目。</p>

朱祐桓忽然露出温和笑容,和气的道:“皇兄有皇兄的难处,此事不急。来,你坐,咱俩患难之交,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生分了?”</p>

权义心中大喜,忙不迭的告密道:“陛下一返回宫里,原本就想召见李敏大人。谁知用膳时透露了口风,娘娘一听就不乐意了,说偌大的紫禁城,如今只剩下区区五处田庄,将来那是要给公主们留作嫁妆之用,再说那些皇庄安置着各宫贵人的亲戚,赏了百姓,这么多家子今后靠什么吃饭?闹得陛下无言以对。”</p>

朱祐桓笑着点点头,说道:“倒是我思虑不周,嫂子说的对,得先为亲戚们谋条后路。对了,听说你家新购置了百亩田产?”</p>

权义不知为何,偷偷看着昔日文弱少年,此刻温暖依旧的笑容,吓得心里一哆嗦,急道:“咱家敢对天立誓,那田地都是祖上的产业,义父当年家境败落,祖产都被典当一空,是以给赎回来。”</p>

朱祐桓失笑道:“我不过随口一问,又没说怪你。谁都会为家人考虑,看来一味的苛责亲戚家,很不妥当!”</p>

权义叹道:“王爷一心为国,谁人不知?要说这人的贪念没个止境,有了百亩田,就想要千亩地,就算咱大明的天下再大,早晚那良田都得被有钱人给抢光了,这是个秀才以上就不用纳粮,那何来的银子去做事?三岁小儿都知此理。”</p>

“你说的不错,时候不早了,我送你出府。”</p>

朱祐桓站起身,反倒是权义唬的随之起身,直摆手道:“不可不可,殿下贵为亲王,岂能送小人?您止步,小的告退了。”</p>

“老朋友了,不妨事。”</p>

朱祐桓笑着走出书房,真的陪着权义朝外面走去,闹得权义神色感慨,不停的道谢。朱祐桓也有些感慨,说道:“你都贵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习惯还是和当年一样,不错,小心驶得万年船,招摇太过,早晚会惹祸上身。”</p>

权义陪笑道:“义父在世时管教严厉,临终前留下一封家信,千叮咛万嘱咐,命小人切忌不可持宠而娇,不可贪赃枉法。小人虽然资质愚钝,但始终牢牢谨记义父的教诲,一时不敢或忘。”</p>

“可惜没能见上老大人一面,此生遗憾啊!”朱祐桓确实感到很遗憾,很是后悔没等亲自去凤阳一趟。</p>

听着权义滔滔不绝的讲述权恩老大人的当年一些往事,朱祐桓毫无一丝不耐,含笑静静的倾听,足足半个时辰后,二人方缓缓走出王府。</p>

权义有些意犹未尽,忽然惊觉夜已经深了,哎呀一声,说道:“都快二更天了,王爷请止步,小的就此告别!”</p>

突然,朱祐桓问道:“既然老大人早就忧心土地被权贵侵占,你说要是所有人都得缴税,是不是将来,就不用愁朝廷会无钱可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