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不是人人都是伯夷,叔齐(2 / 2)

“皇上,那安排在明天早朝之后如何?”

朱辰笑着摇了摇头。

“明天的早朝朕就不去了,就说朕偶感风寒,身体抱恙。”

朱辰就算不知道黄立机和崔呈秀现在在搞串联,也能猜到明天早朝肯定会引发轩然大波。

文武之争,历来都是你死我活。

而且朱辰这次的行动,还得不到武将集团那群大佬的全力支持。

朱辰的所作所为顶多也就是给武将集团打开一条补充新鲜血液的通道。

对武将集团的大佬来说,能看见的实惠是一点都没有。

没理由这些人会跳出来和文官集团撕破脸皮。

而且文武之争,现在武将集团本就处在弱势。

现在跳出来,那不是自取其辱吗?

面对这种情况,朱辰直接采用了便宜哥哥天启帝和便宜爷爷万历帝的策略。

那就是不上朝,对百官避而不见。

这些文官想要吵那就尽管去吵吧,反正自己是眼不见为净。

第二天一大早,本打算再次出去走访的史可法直接被人拦住了去路。

“史公子,我家朱公子有请。”

“朱公子?”

史可法心中一颤。

上一次的时候,史可法不知道朱辰的身份来历,还能坦然面对。

但是这次,史可法明显是有些不自在了。

“史可法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史可法一见到朱辰,直接跪倒行礼。

朱辰并没有让史可法站起来,而是直接开口问道:“史可法,听说你最近在走访京城的百姓?不知道有什么收获?”

朱辰的话让史可法一时脸色有些复杂。

史可法的家中也算是比较殷实。

所以从小史可法就没再吃穿用度上费过什么心思。

史可法从小所学的知识都是说,只要教授百姓礼义廉耻,让百姓心中存有仁义忠孝之念,那天下就可大治。

原本的史可法对此深以为然。

可是上次朱辰的话对史可法犹如当头棒喝。皇帝竟然明知道魏忠贤是奸臣,还依然要用魏忠贤。理由只是魏忠贤能为皇帝搜刮来足够的银两。

这有点颠覆了史可法的认知。

圣人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天启帝和朱辰作为一国之君,竟然靠搜刮民财来供养军队,这让史可法一时间有些想不通。

殿试的时候,史可法依然还抱有一丝幻想,希望朱辰能幡然悔悟,改过自新。

可是当时朱辰那不以为然的嗤笑,让史可法的心一时间无比的冰冷。

文人所学,不就是要报效君王才能一展所长。可是如果不被君王认同,那自己该何去何从。

或者说学自己的老师左光斗那样,不惧生死,极力劝诫?

可是回想起朱辰的所说,史可法又觉得好像朱辰并没有做错。

这让史可法一时间更加茫然了。

一边是圣人之言,一边是君父。史可法都不知道自己该去信谁了。

直到前天,史可法的书童找到了史可法。

告诉史可法,这次进京携带的银两已经用完,而店家又不肯赊欠。

也就是说,史可法如果不尽快补足银两,搞不好就得被店家扫地出门。

而且因为没有了银两,史可法和自己的书童一整天都没能吃到东西。

饥肠辘辘的史可法一时间更加茫然了。

之前的史可法从来都不觉得钱有多重要。甚至耻于谈钱。

可是此时史可法才发现,如果没有了钱,自己竟然和街边的乞丐毫无分别。一样看见肉包子会两眼发光。

最终史可法只能厚着脸皮去向同窗好友借了几十两银子。

第二天,史可法没再继续躺尸,而是直接走出了房门。

这一刻的史可法忽然很想看看,这京城的普通百姓到底是怎么生活的。他们到底需要什么?

是不是真的只靠礼义廉耻就能让他们安居乐业。

可是越走访,史可法的心中就越惊恐。

他此时发现,作为这些底层老百姓。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农夫商贩。大家生活里最重要的竟然都是银子。

这让史可法那靠着这十几年所学圣人之言建立的人生观在这一刻彻底崩塌。

不过史可法还没死心。

他很想能找到一个能符合他认知的人。

可是最终的结果证明,史可法的寻找注定只是徒劳无益的挣扎而已。

普通百姓都是庸俗的,心中想着的只有柴油米面,或者说活下去。

这一刻被朱辰忽然问起。

史可法一脸的绝望。

“皇上,难道圣人之言真的错了吗?难道所有人应该追寻的就只是钱财而已吗?”

听到史可法的咆哮。

朱辰反而笑了。

史可法能如此问,那就证明他确实已经认识到了一些问题。

“史可法,圣人并没有错。你难道忘了,圣人也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朱辰顿了一顿,接着说道:“史可法,错的不是圣人,而是朝中这些官吏。他们只空谈礼节荣辱,却从来不关心仓廪是不是充实,百姓的衣食是不是充足。如果一个人都要饿死了,那还有什么礼义廉耻可言?不是人人都是伯夷,叔齐。更不能要求百姓去当伯夷叔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