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案发(2 / 2)

“我和你拼了!”展俊说着就要上前动手。

“不要吵了!”包拯急忙上前拉住展俊,见众人稍稍冷静,又说道:

“此人虽是应院士的熟人,但也不一定是书院中人,若是杀人者是武功高手,偷偷潜入书院,避过门房的耳目并不是难事。”

包拯名声太大,听着他的话,众人也不好多说什么,一时间安静了下来,展俊倒是感激的看着他。

公孙真问道:“包拯呀,你既然觉得展俊不是真凶,那接下来该如何调查。”

包拯沉思了一下,摇摇头道:“现在线索还是有些不足,还需调查一下应院士最近的有没有异常现象,搞清楚他被杀的原因,或许就能找到真凶了。”

接下来,众人又搜寻了一番,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府尹公孙真只好派了些捕快封锁现场,各自散去。

……

回家的路上,包拯眉头深锁,显然在思考应院士被杀一案。

包大娘拍了他一下,让他瞬间惊醒过来,道:“黑炭,别想了,让自己休息一下。”

“应院士与我有恩,我想尽快找到凶手。”

包拯摇摇头,又对包大娘说道:“不知道为什么,我有种感觉,应院士被杀一事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若不尽快查明真凶,恐怕还有下一个受害者。”

“那你也不要累着自己。”包大娘心疼的说道。

“好了好了,我不想就是了。”说着,包拯给包大娘捏了捏肩。

这时,有一对江湖人士在包拯身边走过,只听他们议论道:“听说侉依族的宝藏就藏在这庐州城内。”

另一人附和道:“确实如此,我还听说那宝藏的线索就藏在天鸿书院的后山,我们要尽快赶过去,不要让他人捷足先登。”

“是是。”

说着二人便渐渐远去。

包拯零星听到些侉依族宝藏,书院后山的字样,眉头一皱,难道这和应院士的死有关。

突然,包大娘指着前方说道:“前面好像发生了什么事?”

包拯抬头一看,发现前方人头窜动,一片沸腾,立即道:“娘,我们上去看看。”

说着,二人便快步上前。

不多时,便看见前方数十米有一栋屋子着火了,周边的百姓一边呼叫着一边你帮忙救火。

“这好像是常雨家着火了。”包拯看着这熟悉的地方,惊讶的说道。

说着便看见前方有一个小巧的身影拿着一个偌大的水桶,踉踉跄跄的正在救火。

“是常雨。”包大娘指着那个女子的身影说道,又看向自家儿子:“黑炭,你还不快去帮忙。”

包拯连忙应和一声,跑上前去,帮助常雨拿住水桶,和她一起将水泼到火堆里。

接下来,包大娘也来帮忙,可惜这火是烧的实在太猛烈,等众人将火灭了之后,常雨的家也烧的差不多了。

常雨看着自己的家已变成一片废墟,眼泪顿时有些止不住的流了下来,见包拯母子看着她,她又故作坚强的把眼泪擦掉,不过那刚刚救完火脏兮兮的手,反而把自己弄成了一只大花猫。

“别伤心了,要不先去我家住一段时间吧。”

包拯看着她的大花脸,用衣袖给她擦了擦,安慰着,又对包大娘道:娘,你觉得怎么样。”

“当然好呀!”包大娘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说道。

包大娘和常雨一个卖药,一个卖香料,都是需要上山采集,一来二去二人也就熟悉了,有时候看见对方需要的东西,也会帮着忙采一些,交给对方。

包大娘一直很喜欢常雨,见她勤劳善良又踏实能干,想让她做自己的儿媳妇,现在看到机会,忙不迭的答应道。

听着包拯母子的话,常雨眼神微动,又低下了头,支支吾吾的道:“这个……”

“别这个了,我们走吧。”包大娘一把拉住常雨的手,将其带回了自己的家。

之后几天,包拯又去详细调查了应院士案件,可惜都没有什么线索。反而这几日侉依族宝藏的传说,在庐州城传的的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