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2 / 2)

工业大明 小酒浅酌 0 字 2021-11-18

很快就到了晚上,一直到外面有人敲门张雷才从自己的思绪里面出来,他看了看外面,天已经黒了,便开了门,见是姜玉阳,便问道:“老七,交代下去的事情你都做好了没有?”</p>

“做好了,这个就是统计上来的死亡名单,那些没有找到人的也都按照死亡一样处理了,每个人一百两的抚恤金,已经向上面申请了。”姜玉阳递过来一个信封说道。</p>

张雷接过信封说:“嗯,那就好,这样虽然麻烦了点,不过按照规矩来总不会错,把这个都送到山海关去,让冯庸调拨银两,将这件事情尽快压下来,我可不喜欢老是被别人背后说坏话。”</p>

“这个我会的,张大人,那咱们现在是情况也已经知道了,是不是这就回去了?这里看起来随时都有发大水的危险,可不安全啊。”姜玉阳说道。</p>

“这点危险算什么,我要是回去了的话,那外面的人更加会有话说的,以后你就不要说这样的话了,这黄河不治理好的话,我是绝对不会回去的,下去做你的事情去吧,我还要看一些资料。”</p>

“张大人,您已经忙了一天了,还是先吃饭吧,明天再做好了。”姜玉阳说道。在外面的时候,没有那些下人,照顾张雷的饮食起居,就成了姜玉阳应该管的事情了。</p>

张雷也感觉到有些饥饿了,便说道:“那好吧,先吃了饭再说,走吧。”</p>

出了书房,张雷发觉外面还在下雨,有些奇怪地说道:“我还以为下一会儿就会停下的,却没想到这么长的时间了,这可不妙,你赶紧下去派人盯着水位,别大水都漫上来了都还不知道。”</p>

“是。”姜玉阳应了下来。</p>

吃了饭,张雷又一头钻进了书房里面去研究去了。</p>

过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张雷终于将黄河的河道图给画了出来,这一幅图将黄河上几个比较危险而且是经常发生灾害的地方全部给改了道,并且将成为悬河的部分也全部改了道,为了节约人力物力,都尽量利用现有的其他的小河河道。张雷还创造性的将一些容易发生灾害的地方一分为三,也就是新开挖几条河流来分流,减轻黄河的压力,等到了安全的地方再将三条河道合为一条。</p>

张雷还特地找了在这个领域里面具有很强实力的高人来,将自己的方案给他们看,大家一起来讨论,又经过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将方案给确定了下来,然后张雷便将图纸印发了下去,招募工人开始工作。</p>

在这里呆了几个月的时间,事情都已经安排好了,只需要按照安排的事情去做就好了,张雷便离开了风陵渡,在前往山海关的路上,他又突发奇想地前去各个工地视察,等回到山海关的时候都已经过去半年的时间了。</p>

整个北方在张雷的管理下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百姓们有了正当的工作,能够赚到比自己种田还要多得多的银子,吃的都是买的大白米,生活比之前还要好得多。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就不会有人造反了,就算是有那种想要造反的人也不可能招募得到士兵,哪个百姓会愿意放弃现在这样的生活呢?再者说了,最近几年以来造反的谁是有好下场的呢?李自成现在已经死心塌地跟着张雷混了,张献忠也已经销声匿迹,除了这些人之外,其他的都带着自己的军队到南方去了,不敢北上触及张雷的霉头。</p>

时间已经到了崇祯十六年的冬天,山海关已经下了很长时间的雪,张雷天天都呆在府衙里面不出门,什么事情都是通过姜玉阳和冯庸两个人去完成的。</p>

这一日,已经是十一月末了,再过一个月就是新年,一大早的时间,张雷就被一阵敲门声给惊喜了,他起来穿戴整齐了,才让人进来。</p>

进来的是冯庸,接近年关,可能最忙碌的人就是他了,天天在外面跑的。“张大人,按照您的说法,年前一个月和年后一个月都不上工,但是两座军工厂都已经接近完工了,按照大家的意思,是说能不能再赶一赶,把工厂建造好了再散工,这是下面的人送上来的请愿书,还请张大人过目。”</p>

“哦?居然会有这样的事情?之前我都是只听说过有人不愿意工作的,现在居然还有人不愿意下工,这还真的是一个稀奇的事情,拿来我看看,这都是些什么样的怪胎啊。”张雷不由得有些纳闷,想起上辈子,如果能够不让自己加班,他都恨不得直接给老板上三炷高香。</p>

冯庸笑着说道:“张大人真会说笑话,只要是工作的,这工钱都不少,有些人甚至是全家人都在工地做工呢,眼看着就过年了,都想着再多赚一点回去,开开心心地过年啊。”</p>

“嗯,那可真的是太好了,工程的进度我是十分满意的,没想到大家都这么卖力,既然他们想要继续工作,那就随他们去吧。”张雷说,</p>

“好的,还有啊,大家都还想着等这里的工都做完了,还要去应征清理黄河呢。”冯庸说。(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