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节 问心路、位面碎片(2 / 2)

没有任何的事情发生,甚至还不如一块石头。</p>

就是一块石头,扔进水里,还能留下一个水花;而陈弈的精神烙印的投射,连石沉大海都不如,没有留下任何的回应。</p>

对于这样的情况,陈弈早就想到了,他没有放弃,而是尝试着,对着这巨大的空间当中,所有的方向,进行着精神烙印的投射。</p>

连续不断、连绵不绝。</p>

这是一种漫无目的的探索方式,却也是陈弈目前能够想到的,唯一一种探索方式。他将自己的精神烙印凝聚成为了一颗颗子弹,然后漫无目的的在空中扫射着,希望其中有那么一发,能够足够幸运的,命中那个不知道在哪,甚至连是否静止或者运动都没有办法确认的位面碎片。</p>

或许是因为在纯粹的精神世界当中,陈弈可以脱离一切负面感情的影响,这样的工作枯燥而乏味,可是陈弈却好像丝毫都不感觉到乏味,也丝毫不感觉到疲劳,只是不断地、不断地重复。</p>

这种在自身问心路当中的绝对理智状态,似乎是陈弈独有的一种特质。对于自己的这种特殊状态,陈弈开始也觉得或许是大家都拥有的共性。可是当至今为止,无论是在他能够查找的相关文献、资料当中;还是他周围的能力者——比如薛定谔队当中的队,各个部门的朋熟人之类的,都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p>

这种特质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之下似乎都没有什么用处,可是当陈弈此刻进行毫无理论依据、看不到成功的可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收获的探索的时候,却显得格外的难能可贵。</p>

曾经有科学家做过一组实验,让随机抽样的两组志愿者分别进行一次长途拉练。其中一组志愿者只有一个冷冰冰的领队,闷头赶路,从头到尾不告诉他们行进了多远,下面还有多长才能够到达终站,只是要求他们在到达下一个补给站之前,不断地前进、前进、再前进。</p>

而另外一组,领队依然冷冰冰,可是却不断地、主动而清晰地告诉他们,他们的队伍已经行走了多远,距离终站还有多少米,完成了整体旅途的百分之几,精确到数后面三位;但是除此之外其他的都完全一样,也一样,除非到达补给站的情况下,不允许停下来休息。除此之外,两名领队的态度也基本保持一致。</p>

最终的结果,闷头赶路的那一队很快就彻底分崩解析,不过十几千米的路程,就已经完全散伙,退出了实验。而另外一个得到了明确指示和定位队伍,则完成了惊人的壮举,在一天一夜之内,走完了接近七十千米的路程!</p>

从这个实验当中,巨大的反差,清楚地明了情绪对于人体自身能力发挥影响之大。陈弈能够拥有完全不被任何负面感情干扰的特殊状态,在这种时候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言。</p>

精神烙印的投射,已经不知道持续了多久,终于在陈弈无法计数的某一次精神烙印投射之后,或许是这次精神烙印的投射触发了什么;或许是他之前的积累达到了量变的可能,陈弈忽然感觉到了,在这片虚无的世界投影当中,猛然间传来了一次反馈的信息。</p>

这信息短暂而又微弱,可是陈弈却几乎在一瞬间,就清晰地把握到了其中的关键,一连串的精神烙印连续不断的投射了过去,将传来信号的位置,通过陈弈的精神烙印,和陈弈牢牢地链接在了一起。</p>

陈弈仔细的感受着被精神烙印定位的东西,理论所的并没有任何的错误,那的确是一块位面的碎片。这块位面的碎片整体呈完美的球体,从外面看好似一颗内部镂空雕刻出许多银河的水晶球。可是当陈弈将精神投入其中的时候,却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了,这枚水晶球只是看似完整,实际里面到处都是裂纹,甚至只要轻轻一碰,都有可能碎成千万片,再也连接不到一起了。</p>

整个位面的碎片虽然暂时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可是却仿佛无时不刻不在痛苦的哀嚎,诉着对于自身彻底破灭的恐惧,讲述着对于修复自身的渴望,以及憧憬着,当有朝一日,位面的碎片真正修复完成的那个瞬间,一个崭新的位面能够带来的,绝对的力量。</p>

直到这个时候,陈弈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神明对于世界法则的夺取,是如此的急迫。这个神明体内的位面碎片肯定还没有修复完全,作为一个异能者,最重要、最珍贵的东西,无时无刻的在身边发出哀嚎,又拿出了美好的未来进行着鼓动,萝卜加大棒手法,让每一个能够真正触摸到自己异能本源之后,位面碎片真身的能力者,都变得蠢蠢欲动起来。</p>

精神烙印的投影无形无质,却能够有效地链接这块位面的碎片,和陈弈的本身。对于自身的异能本源,陈弈曾经触摸、解读过许多次,不过却从来没有一次,能够对于异能本源的本质,了解的和今天这样透彻;也从来没有一次,他对于自身的异能本源的探索,有今天这样的深入。</p>

陈弈略微感受了一下位面碎片的情况,确认它短时间之内暂时不会有什么变化之后,就终止了问心路的探索,回到了现实的世界当中来——对于自身异能本源的探索日后还可以做,可是他现在,却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