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躺着享受(1 / 2)

 诗圣词圣发身在空中显露,两道光芒从天而降,落到帝无明身上,</p>

帝无明挥挥手,将这光芒驱赶开,他不需要这些,拿来无用。</p>

天下众人皆被这十声文钟震惊,纷纷跑去书院观看圣人雕像,只见圣前铁卷上浮现八个大字,</p>

“心中有海,不赶浪潮!”</p>

这是圣人之言,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这句十声之文。</p>

他们纷纷猜测写出圣人之言的人是谁,有人猜测是南楚文帝,有人猜测是北赵文帝,也有人猜测是哪个文皇之境…</p>

没有人猜到是帝无明。</p>

帝无明也不需要他们猜测到,他招来一块石碑,宽三米,高十米,将这八个大字烙印在了上面。</p>

“这八字赠予你们。”</p>

说完他便带着顾长生他们离开了,这八字在众人耳边回响,震人心神。</p>

你为何修行?</p>

为的是一碗饭或是一壶酒?</p>

为的是诗词文章或是书法宝剑?</p>

都不是啊!</p>

为的只是自己而已。</p>

心中有海而不赶浪潮,你便是自己最大的信仰,哪怕时代变迁,万法变化,你若在,万物便从未改变,物与法,不能高过人。</p>

帝无明给他们上了一课,虽只是八个字,却好比百年修行。</p>

老夫子呆呆的坐在椅子上,想着帝无明说的这八个字,心中有海,不赶浪潮。</p>

突然之间,他感觉心中文海翻滚起来,其中才气游走全身,他的心境迈入了一个新的层次。</p>

老夫子乃是文帝之境初期,而今心境变化,便一步走进了文帝中期。</p>

小境界的变化并不会引起文钟共鸣,若是也要响两声,那今日的京城便精彩了,文钟长鸣,若再带点节奏,那便跟蹦迪一样了。</p>

帝无明回到老夫子安排的住处,坐下来之后便询问顾长生近几日发生的事,问他感受如何。</p>

顾长生感受很奇妙,他想了想,说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诗,有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有的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还有的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p>

不论哪一种,他们皆是游历过后才有的感悟,我现在明白,是先有万里路,再有的万卷书,而先贤的感悟,让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p>

“修行为个人还是为他人,你都要记住,你为星辰海,万物不足道。”</p>

“是,师傅。”</p>

相比较于这边的宁静,北赵国却闹翻了天,而起因便是帝无明八个字。</p>

“心中有海,不赶浪潮,这是何人所作?”书院众人都想知道这是谁写的,他们坐在大堂里等,等着全国各地书院上报。</p>

北赵文帝乔文高坐上首,他也在等着各地书院的消息,他最怕听到的就是写出十声之文的人在南楚。</p>

“莫非是古石这老小子写出的十声之文?可他的水平我清楚,又怎么可能写出十声之文?就算能写出,恐怕也要百年历练,可这些年他一直在书院,从未出去过啊!”</p>

乔文闭眼沉思,下方的人也不敢说话。</p>

过了一会儿,一个穿着黑色儒衫的中年人从外面走进来,他神色慌张,面带惊恐,来到乔文下方不远处站立,</p>

“夫子,我北赵各地书院皆没有消息传来,反而还在询问是否夫子所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