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 商人(1 / 2)

戎装少主 王迪 0 字 2021-10-12

 (最近看文,发现很多写手都一种心态上的问题。反派想弄死主角,主角揍人家一顿就被作者渲染成无敌牛-逼的存在。呃,还真是非常有喜剧效果呢。)</p>

看了看时间,王七步一行人也就起身向之前已经订好的的型会议室。对于那几家地产商,王七步是以七步房产的名义发布约见的。当然,既然是能够在燕京中心城区拥有一块面积不的地产的企业,对于七步地产老板的身份就是应该知道的。句不客气的,如果谁不知道,那他也就没有被王七步约见的资格。在这个官员本位的国度事实通常也正是这个样子的,滑稽中带上了浓重的现实主义。</p>

而事实也证明了那些房产公司的老板都是知晓王七步的身份的,这从王七步的通知的时间是三,但是在两一刻的时候人就已经齐了。礼貌的寒暄,当然是不会有人把端坐在正中,众人走进时只是微笑颔首,屁股没有一挪动意思的王七步当作是一个孩子来看的。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在做足了规矩和礼貌后,甚至还摆出了谦逊的至极的低姿态。都是人精,当然也就没有人会幼稚到在这样一个人的面前争什么短长,不然是嫌命长吗?</p>

事实上在接到七步传媒的约见邀请之后,众人的心情基本上都先是一惊,然后就是仔细的揣度和权衡了。有两家老板关系还不错,所以约见了不止一家的猜想也很快的得到了正事。那么七步房产要做什么?首先有一已经是肯定的了,那就是七步房产在立足香港的同时已经要准备将触手再伸会内地,伸回燕京了。虽然大家心里都是非常的反感和腻歪,但是所有人也都清楚,自己是根本没有能力进行反抗的。于是在苦笑骂娘之后,大家便又开始更加具体揣测,七步房产约见他们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合作?这个倒是非常有可能,毕竟七步房产就算背景再深厚,但是在燕京可是还没有一块根据地的。城郊市场政府倒是可以打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旗号全力的给他开绿灯,但是在市区,尤其是繁华区产权都已经那么明确的基础上再想开绿灯可就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了。或者根本都没有机会开?难道去年盖的楼,今年政府就强制拆迁然后再将工程包给七步房产吗?恐怕就算是总理再宠他孙子也不可能干出这样天怒人怨的事情吧。</p>

七步房产的这次约见倒是还有另一个原因的可能。这种就是大家都非常不希望发生的恶性收购了。而恶性收购还只是一个比较好听的法,要是白了那就是明抢。就算不是重生人事,所有房产商人也都是知道燕京的房价地价还是要大涨的。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除非国家战略发生重大调整,又或者是发生清洗那样的内乱,不然谁都不可能阻止中华房价的全面上涨。所以这些商人只要不到破产的境地,是没有一个人会考虑卖房子卖地的。今天的一块是明天的十块的后天的一百块的发展规矩他们早就看的非常之清楚了。所以,只要言卖就是在割他们的肉。而事实上在这几天的时间里,现在会议室里做的这些除了王七步之外的人已经达成了相当的默契,合作可以,但是如果七步房产真的想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割肉,这个临时组织起来的团体也就会进行一系列的抵抗甚至是反击。欧洲有个姓马的老头早就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而中华的房产市场利润又何止区区的百分之三百?所以在自己的根本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哪怕是对上这个国家最大的实权派,随时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王七步面前的这些人也是仍要一搏的。</p>

“好吧,没想到各位老总都那么守时。细节决定成败,所以各位能够在房地产界发展的风生水起看来也是必然的事情啊。”甚至都没有先介绍一下,王七步就生生先捧了一句。虽然他个人比较也是反感这些没营养的废话的,但是有些手段却也还是要适时的使用一下的。不管怎么样能够省些力气,也是好的。</p>

虽然王七步这句多少有些突兀的开场让大家感到了一些意外与轻蔑,但是起码在表情却都是露出和善的笑容,甚至还带上了一满足少年虚荣心的惶恐与敬畏,当然,只有一,也不是担心给多了失了格调,主要也是担心戏过了。都是“王老板客气了。”“王老板相约哪敢不早来?”之类的这样言道。</p>

王七步扫视着现场六位老板,都是四十左右的年纪,几个钟头前刚从国安总部出来的存在当然是有能力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这些人查一个底掉。除了其中一个远东地产的老板王远东是从老北京的地主,靠着海外亲亲发展起来的之外其余的都是七十年代末下海的那批人,祖上还都是外地的。王七步在同他们有过接触(包括饭局上)的官员的名单中,最高一级的看到的虚职副部。即便他们对外有意无意的宣传可不是这样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尽可能的跟国家领导人攀上些许关系已经成为了行业内部的一种潜规则。宣称是某某的表外生就是一个很常用的套路。比如正坐在王七步对面的长河房地产有限公司的老总李长河,就在某一个词酒局中十有**装醉然后自己是李振邦的表外生。席间还从口袋里拿出一块老上海第一批生产的带编号怀表,愣是他的表舅李振邦当年亲手送给他的。当然,这并不是整出戏精彩的地方,真正精彩的地方是在那次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老板总是表现出非常刻意的低调。并且还总是在一些场合对自己那天的言论和那块表进行解释,但无论怎么解释,却也都是非常婉转的解释,婉转到你根本都听不是出来这是不是解释的解释,而且这个解释还坚持着一个原则,那就是绝对不自己不是李振邦的表外生。于是,事情在精彩之于也就变得有爱起来了。如果把李长河的圈子分成十份的话,其中一份觉得李长河完全就是在吹牛-逼,他非常有可能都没有亲眼见过李振邦,更别提有什么关系了。其中两份觉得李长河是在夸大其词,很有可能他只是和还不是那个级别的时候的李振邦有过短暂的接触。之别外甥怀表什么的就完全是杜撰。其中三份的人则认为李长河与李振邦确实是有一定关系的,搞不好还真是什么远亲。只是这些年来可能也没什么联系。起码是不太可能在事业上帮到李长河,或者即便帮助也是非常的有限的。而且这个猜想也是具有证据的。什么是证据,李长河本身的成就就是证据。毕竟在这样一个刚刚开放的年代,亿万富翁已经是非常神话的事情了。如果背后有李振邦帮衬,倒也是得通了。另外的三份则认为李长河和李振邦就是亲属关系。李长河就是李振邦的外甥,甚至觉得很可能实际的关系要比李长河的还近,表外甥只是这厮在故意低调而已。可以相见的是,这样一来这十分之三的圈子成员对于李长河的态度会转变成什么样子呢?在发生一些的利益纠纷时还会不会跟他争同他对着干呢?在一些饭局等场合会不会捧着李长河呢?答案是肯定的。会的。当然最后还剩下一份就是其他了,有认为是不是都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的,有觉得那块表不是李振邦送的,有觉得李长河这一系列表演挺好笑的等等等等。总之,渐渐的也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庞大的愿意相信李长河是跟李振邦有些关系的团体,而在这个团体中,李长河的身份甚至演化成了李振邦在房地产领域代言人的身份,王七步仅凭目测就觉得坐在他正对面的李长河似乎很享受这种感觉。对方眼角眉梢流出出的优越感和上位者姿态都让王七步觉得这厮真的是非常入戏的,入戏到在一些时候连他自己都是这么相信的,于是王七步就道“李老板,听您是我李爷爷的亲戚是吗?还听您有一块老上海带编号的手表?”之前那句突兀的话跟这句话比起来根本不够看,事实上也没有比这在突兀的话了。王七步就这么宣之于口,甚至都没有做一些哪怕是必要的铺垫,可以是再简单的,确是不能再简单一。</p>

果然,李长河先是一滞,然后便开始支吾,王七步勉强听清的一句是“越传越夸张”之类的。事实上任何一个人在决定对上王七步之前都是要做好足够的思想和行动准备的。在确定了是对手的那一个刹那,不管别人,反正王七步就是不会再把对手的感受,自尊。安全,甚至是对方的性命放在心上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