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又在看这套教材,”</p>
笑看着似乎对那教材有些爱不释手的李子诚,穆很难想象作为一国总理在去年一年之中,几乎每个月都会抽出时间来过问小学课本的编纂,甚至还亲自教科书的审议甚至还曾专门邀请编纂委员会的成员,与他们商讨教科书的编纂事项,那种认真的态度远过外界的想象</p>
“藕初,我对教育的理解仅仅站在一个普通人的理解上”</p>
放下那本厚厚的教材,李子诚极为认真的说道</p>
“但我关心中国的今天,也同样关心中国的未来所有正处于当下的中国人都知道,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当中,这次转型将以什么方式展开,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与教育有关的一个国家的教育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个国家的文明就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或者说,普通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学、小学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这个国家就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p>
道出这一番话时,李子诚的神情变得很是认真,在三年前创办德华大学时,李子诚所考虑的是集中精力创建一所世界上第一流的理工大学,不惜巨资建起的那所大学,云集着世界一流的学者,但是,在随后的几年间,这种态度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p>
“小学的水准,等于国家的水准?”</p>
对李子诚的这番话,穆倒是一愣,出于实用,他顷向于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就像陇海沿线的一座座中高等专科学校以及作为最高学府的德华大学,都是公司倾力支持的</p>
“19世纪,普鲁士打败法国,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德意志民族的崛起,在小学老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在欧洲游学期间,我曾经去过德国的一个边远小镇,看到十九世纪的德国教学挂图:世界地图一个七八岁德国小学生就知道万里长城是什么样的,就知道世界七大洲,知道基本的科学常识而且我还看到了当时保存下来的完整的化学、物理、生物实验室看到这些之后,我就知道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p>
在李子诚举这个例子的时候,实际上是引用的后世中国的学者们才德国的考察</p>
“就像我一样,当我因为公司的需要,开始去关注教育的时候,刚开始主要关注大学,只有大学才能决定一个民族的文明高度,所以我把过多的目光集中在全世界的那些顶尖的大学,我会特别向往、羡慕那些学术大师们,向往着那些学术大师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向往着发达国家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力资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随着见识的增长,尤其是对现实的了解,使得我发现,比大学重要的是中学比中学重要的是小学”</p>
在提及这个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的问题时,李子诚随之变得认真起来,过去的经历给了他太多的启示,也正是这些启示加结合了对这个时代的了解,李子诚方才发现,小学的重要,远过他的想象</p>
“可以说,小学最为重要,如果没有好的小学,就不会有好的中学;没有好的中学就没有好的大学当然,也有很多人的意见正好相反,在教材编纂时,就有一些人和我争论这一个问题,他们说没有好的大学,中学的师资从哪里来?没有好的中学,小学的师资从哪里来?因此要先办好大学这也许可以看成是一个循环的问题,但是就现在来看“小学比大学重要”,应该是没有问题了,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接受大学教育而在所规定的强迫教育前提下,未来所有的中国人几乎都要接受小学教育所以,我才会说了小学课本,尤其是小学语文课本,代表着一个民族文明的底线这句话也曾被一些人广泛引用为什么说是“底线”?如果说,我们的文明高度是由最顶尖的知识分子决定的,那么在底线的意义上,一个民族整体的文明水准则是由所有的中国人决定的所有的中国人受到一个什么样的小学教育,这个民族基本上就是什么样子”</p>
在提及这一看法时,李子诚的脑海中浮现出后世的中科院前副院长李慎之先生他是1923年生人,在民国受的教育,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大学,而是小学和初中,其中印象最深的课,不是数学不是语文,而是公民课他说当时读的那套书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他推算那个时代和他读过同一套教科书的人大概有几百万人,那个时候的教育还没有普及所以,他就有一个感想:这些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受小学、中学教育的人,到了五十年代初,也就是建国初期的时候,正好是社会的主力,而那个时候社会风气相对较好,如果说还做不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话,大致已经接近了有些人认为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好,是政治原因,是改朝换代造成的的,但是李慎之说是教育造成的,因为这些人社会的主力人口小时候受过公民教育</p>
也正因如此,在、之外,才会另开,而按照李子诚的设想,未来的中国不是一群对国家承担责任的国民构成的,而是亿万自由之公民构成的平等国家,平等与自由,对于这个习惯了奴役和被奴役的古老民族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甚至重要的太过沉重</p>
“五年前,共和代替帝制,民国打倒满清,在时人眼里,却不啻一场地震,寄予了无数强国强种的希望然而如何“强”,精英们却多是一头雾水其实他们都在走一条弯路,”</p>
唇角微扬,李子诚的脸上略带着一丝嘲讽之色</p>
“强,并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的强,如果日本没有数十年的强制教育之功,又岂甲午战争的大胜?又岂有日俄战争的大胜?现在,我们办实业是强国之道,我们创建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也是强国之道,可强国之本呢?”</p>
看着似若有所思的穆,李子诚笑了笑</p>
“教育,教育才是真正的强国之本,而且这个本不是要以培养多少大学生、培养多少专家、培养多少天才为目的,其实教育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一个普通人成为在精神上健全的人,成为文明社会的正常人,学校只担负一个使命,培养普通人;不担负培养“天才”、“人”的责任学校并不担负培养弗洛依德、爱因斯坦的责任……不是为培养科学天才,也不是培养家、艺术家而存在的,贝多芬、莫扎特是学校能教出来的吗?他们本身就是天赋异能,天才不是靠学校教育提供的,他在任何环境下都可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脱颖而出??当然,学校会给他提供一些契机……”</p>
说到此处,李子诚把声音微微一扬</p>
“现代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从本质上讲,现代社会首先应是一个公民社会什么是公民社会?就是民主与法治社会、平等社会、宪政社会我们需要构建的是公民社会,不能寄希望睛高高在上的权贵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让他们学会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让他们成长为肩负公民责任的人,才有可能创造中国的美好未来,所以……”</p>
将手中的小学课本用力一盒,手抚着那本小学教材,李子诚用极为认真的口吻说道</p>
“小学,小学才是根本啊小学才是所有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在那里所学,将会影响每一个人的一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