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明上河(2 / 2)

虽说严光身边的人都知道这个人贪财好色极不靠谱,然而近年来严光开疆扩土,使得中国的版图面积远超汉唐,更不是前清所能相比,若论疆域广阔恐怕仅在蒙元之下,因此严光在国社党人和普通百姓心中的地位已是如日东升。</p>

因此听到陆润痒居然敢直呼严光的名字,林天源等人都是极为愤怒。</p>

至于严光好色的传闻,作为天津分局的局长,林天源也是比较清楚的。不过就和孙中山的萝莉控情史一样,严光的那点事情并没有影响到他在众人心中的那点地位。</p>

事实上,只有4个女秘书的严光,在这个依然实行纳妾法的时代,已经是极少的数量了。</p>

而在注意到林天源等人愤怒的表情后,陆润痒也惊觉到自己的失言。</p>

好在顾忌到溥仪的敏感身份,林天源倒是并没有妄动,只是冷冷的扔下一句。“给你半个小时时间考虑。”后就转身离开了。</p>

而在林天源离开溥仪的府邸没多久,一百多名内务部的成员已经将溥仪的腹地团团围住。</p>

好在溥仪的身份敏感,周围也时常有人经过,所以陆润痒倒是并未绝望。毕竟在天津的原日租界里,还有不少的前清王公居住,虽说满清已经灭亡,可是这些前清的王公们却是绝不会抛下严光不管的。</p>

只是看着身边仅有12岁,还什么都不明白的溥仪,陆润痒却是长长的叹了口气…事情的确如陆润痒所料一般,当看到溥仪所住的宅邸被内务部给围了起来后,虽然有很多人被吓得根本就不敢多问,但也有不少前清的王公和遗老遗少跑到天津市政府那里去询问。</p>

虽说现在满清已经灭亡,但这些遗老遗少在天津还是有些能量的,何况溥仪的身份也的确很敏感。可怜市政府的人根本不了解内务部执行的任务,因此也只能被那些遗老遗少们弄的焦头烂额。</p>

当然,用不了多久,这些遗老遗少们也就顾不上溥仪就是了…平日里有往来的官员指不上,最后这些遗老遗少们只能去拜托在天津的英美日法等国的领事馆。只可惜这些遗老遗少们曾经的最大靠山日本,因为多次战败的关系元气大伤,几乎损失掉了在华的所有利益,所以这个时候也没这个能力出面。</p>

至于英美?现在可是最需要国社政府出面对付苏俄的时候,怎么可能会为了一个废帝去和严光为难,虽说那是英美等国曾经明确保障过的。</p>

不过既然当初溥仪被赶出紫禁城的时候他们都没出面,这个时候就更不会出面了。何况现在严光还没对溥仪怎么样呢,因此各国领事也只能对这些遗老遗少们道。“先看看再说…”</p>

只不过就在他们还在“先看看再说”的时候,内务部的一百多号人早已在林天源的带领下强行闯入了溥仪的宅邸,并且搜走了诸如【清明上河图】等珍贵文物。</p>

一时间,溥仪宅内的文物几乎一空,只要是少有价值的文物几乎都被林天源等人给搜走了。</p>

至于溥仪私藏起来什么的?虽说溥仪这个废帝没什么太大的价值了,但是当年军防局的人还是弄到了整个宅邸的设计图纸,因此陆润痒虽然藏了一些东西到密室中,可最后还是让林天源带人给搜了出来。</p>

这次和林天源行动的人,除了内务部的外还有文物局的人在里面,所以林天源到是不怕会有遗漏出现。</p>

而除开溥仪外,也有不少的遗老遗少的家庭遭到了内务部的突袭,只不过在突袭的过程中,这些内务部的成员仅仅只是搜走了早前军防局确认过的珍贵文物,至于一般的文物则没有动。</p>

——————————虽然这次的行动,仅仅只限于像清明上河图或次一级的珍贵文物,但是对天津、北京等地的突袭行动还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p>

事实上单只是一张【清明上河图】本身,就已经属于无价之宝了。</p>

只不过这次行动也带来了很大的反弹,毕竟这些前清的遗老遗少还是有点势力的,不少甚至还是当地官员的座上宾。不过这一时期满人的地位毕竟是很尴尬的,所以严光到也不怕会出什么事情。</p>

至于会抄了这些文物,除了要完善新成立的博物馆的收藏外,还有就是担心文物的流失。</p>

严光可是记得很清楚,在历史上因为囊中羞涩的缘故,溥仪可是曾经倒卖过不少的珍贵文物。因此与其被溥仪给倒卖了,到不如由严光先在博物馆里收藏好。</p>

可惜现在还有不少的珍贵文物流散民间,甚至有不少被掠到了国外,让严光多少有那么一些遗憾,不过…“反正还有二战,到时候让英国全都吐出来就行了。”</p>

至于历史改变后,还会不会发生二战?</p>

严光相信,只要在德国战败后,英法依旧提出那些让德国倍感屈辱的苛刻条件,那么德国最终还是会和历史上一样再次掀起复仇之战的。</p>

(历史上德国战败后,英美等国提出的条件被法国认为太轻,被英美认为太重,同时也让德国觉得屈辱。虽说没过多少年为了防范苏联英美开始对德国松开锁链,可是这份屈辱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开的,毕竟最后达成的条约和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原则相差太远,而后便产生了【刀刺在背传说】)当然,随着历史的改变,全面接纳威尔逊十四条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p>

不过就算这种可能真的出现,作为协约国重要一员的国社政府,也会尽量去反对,何况在当时还有一个在战争中损失惨重的法国可以作为盟友。</p>

因此…二战将会是必须会发生的一场战争…而中国,则会在这场战争中彻底奠定未来百年的世界格局…——————————严光开始收缴前清遗老遗少手中的珍贵文物,远在乌拉尔的高尔察克也没有闲着。</p>

在用30多吨黄金换来了二十万杆步枪和火炮、机枪等武器后,高尔察克便开始着手招募军队和对目前所掌握的部队进行换装。</p>

</p>

因为高尔察克手里的一千六百多吨黄金,到现在为止也只不过是用去一点的关系,所以在资金上高尔察克并没有什么问题,何况黄金也是十足十的硬通货,因此很快就在乌拉尔区域招募了数万军队。</p>

这些士兵原本都是临近地区的普通百姓,只不过因为俄国大乱,许多俄国人都没了生计的关系,所以在高尔察克愿意用黄金来招募士兵后,便纷纷投入到高尔察克的麾下。</p>

斯拉夫人天生悍勇,再加上俄国民间多有枪支,平时也算是会使用。</p>

只是这些新招募的士兵过去毕竟仅仅只是百姓,就算里面有一些退役的军人,数量也实在是太少了。</p>

而作为曾经的海军上将,虽然和陆军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但是高尔察克也很清楚,如果士兵不经过严格训练的话,是不可能有战斗力的。</p>

在这点上,哪怕是盘踞在莫斯科等地的苏俄也要比高尔察克强,毕竟现在苏俄的许多军队都是由前俄军队组成的。</p>

因此为了改善新募军队的战斗力,高尔察克决定从协约国招募一批教官来对部队进行整训。</p>

在历史上英国人曾经向高尔察克派出过差不多200人的军官团,负责帮助高尔察克训练部队。只不过这个时候由于海参威已经被严光占下,再加上先前曾经向国社政府采购过足够的武器,因此最终高尔察克决定请求中国提供帮助。</p>

严光本来就想安插一些人到高尔察克的临时政府里去,如今一听高尔察克居然主动邀请自然是大喜过望。</p>

因此没过多久,就命令在高加索的蒋百里抽调出一个四百多人的军官团出来,然后在由军情局的人补全,最后凑出了一个整五百人的军官团到高尔察克那里去。</p>

他们的任务就是替高尔察克训练部队,用来抵御苏俄的红色民兵。不过这个只是次要的任务,主要任务是监视高尔察克的一举一动,尤其是高尔察克那一千六百多吨黄金的去向…现在的高尔察克也算是得到协约国承认的一员,因此严光没法明着去对付他,不过严光却很清楚最终高尔察克所领导的俄国领事政府会失败,而后高尔察克就会带着愿意和他流亡的人,以及那一千六百多吨的黄金一起穿越西伯利亚前往海参威。</p>

在历史上,失败的高尔察克就是准备利用已经占领海参威的日本人的力量来东山再起,只可惜在贝加尔湖附近的时候,因为被捷克人出卖等原因…而现在,伏尔加河南部和中亚都成了自己的领地,就连海参威也是如此。这么一来在高尔察克失败后,自然会选择投奔自己,而到了那个时候,高尔察克的一千六百吨黄金还逃得出自己的手掌心吗…一千六百多吨的黄金,五十多亿银元,只要这笔资金弄到手,哪怕科威特和伊拉克的石油在22年后才能开采,也足够解决政府现有的全部问题的…虽然严光在一心一意的算计着高尔察克的一千六百多吨黄金,不过高尔察克却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当蒋百里将挑选好的军官团送来后,高尔察克便让这个已经混杂了数十个军情局间谍的军官团负责新募军队的训练工作。</p>

当然,高尔察克也不是全无防备,在让军官团肩负训练工作的同时,也派了一些人到他们的身边,名为辅佐,实际上却是监视。</p>

只不过如今的军情局和军防局一般,都是世界一流的情报机构,所以高尔察克手下那些连做军官都不称职的将领,根本就拿混入军官团的间谍们毫无办法。</p>

甚至在进入乌拉尔仅三天后,军官团内的间谍们就已经探听到了黄金所在的具体位置,只是因为任务性质的关系,还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p>

不过…在替俄国人训练部队的同时,这些混入军官团的军情局成员,就已经开始试图在临时政府内发展自己的眼线。虽说因为人种的关系,军情局比较容易受人注目,不过现在的临时政府前途未卜,所以在这些间谍许诺了前往英法美等国所需的现金、船票后,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和军情局合作。</p>

当然也有如高尔察克这般坚定的反布尔什维克分子,只不过军情局很聪明的并没有去动这些人,所以高尔察克也没有察觉。不过这并不代表高尔察克不清楚军官团里有间谍,只不过往军官团里安插间谍属于常理,不安插几个进来反而是比较奇怪的事情,所以高尔察克也没有太过在意。</p>

只是…如果高尔察克知道了,这些混入军官团间谍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他的一千六百吨黄金,是否还会不在意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