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破雷舰(2 / 2)

是一种利用舰体碰撞或本身产生的水压场或特种设备产生的强大磁场和噪声场诱发水雷引信起爆的舰艇。</p>

反水雷舰艇是在扫雷舰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扫雷舰艇,就是用于扫除封锁海域的水雷的舰艇,是在水雷捕捞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上最早的扫雷舰艇诞生于日俄战争期间。当时的扫雷舰艇由渔船和老式舰艇改装而成,采用双艇拖拽扫雷具进行扫雷。</p>

之后,人们又研制出单舰拖拽切割扫雷具。这是一种由两根扫索将16把割刀平分装在舰艇尾部,由扫雷舰拖着进而切割锚雷锚索的切割工具。当扫索随舰艇前进时,如割刀遇到锚索,由于舰艇的动力而切断雷索,使雷体浮出水面,然后采用火炮等水上爆破法击毁水雷。</p>

后来,人们又研制成功了一种割炸兼俱的扫雷具。这种扫雷具在早先扫雷具的两根扫索上各装5个爆破筒,当雷索滑到爆破筒上时,使爆破筒受力而爆作,从而炸断雷索。磁性水雷、音响水雷、水压水雷等非触发性水雷出现后,人们又分别研制成功能产生强大磁场的电磁扫雷具,带动铁链敲击振动极的音响扫雷具和运用声纳发现水压水雷进而避开它的水下躲避法。</p>

对一些扫雷舰艇无法排除的性能优越的水雷,军事科学家们想出了尽管原始然而又极端高明的办法,那就是利用一些使用价值不大的破旧舰船为真正的舰队开辟航道。后来,专门设计用来引爆水雷的破雷舰也诞生了。这些破雷舰与一般军舰差不多,只是舰体底部水线以下的舱室分隔得很小,井用泡沫塑料充填其间,当舰体进入雷区引爆水雷后,水雷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和弹片即使击穿舰体造成穿孔,但由于舰体内充填的泡沫塑料能提供保证规体不沉的浮力,因此破雷舰仍能继续执行它的破雷任务。</p>

不过破雷舰一般只能用于较宽阔的海域,因为破雷舰是利用自身的物理场被动地引爆水雷,因此它就要面临很大的危险,万一在较狭小的水道被炸沉了,就很容易会堵塞出入口。所以它只能在某种程度上作为其他反水雷舰艇的补充,而永远无法取代扫雷和猎雷舰在反水雷舰艇中的地位和作用。</p>

破雷舰最早出现在二战时期,二战期间合计有100多艘商船改装为破雷舰,也就是舱内填满塑料等物品,专门在船队前面引爆水雷的舰船。毫不出乎意料的是,超过半数的船在值勤时沉没了。</p>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海军将排水量5000多吨的“博尔德”号等商船改装成破雷舰,用于破除磁性水雷。1961年,英国设计建造排水量3000吨、长90米的破雷舰,在试验中因水雷爆炸被炸沉。1969年,美国用“自由轮”号改装成破雷舰,称为“特殊扫雷舰”(MSS-1),主要用于试验扫除水压水雷。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海军已无正式服役的破雷舰,毕竟破雷舰的局限性实在是太大了。</p>

不过在现在的话,破雷舰还是很有用处的。</p>

毕竟现在是登陆作战,而且他们也只需要替登陆舰队趟出一片安全而已…因此在确定要对澳大利亚发动大规模的登陆战后,国内调来了不少了不少被改装为破雷舰的舰艇。</p>

这些破雷舰中,大部分都是比较陈旧的商船,不过也有一部分是过去封存的作战舰艇。</p>

在国社政府成立的头十年,虽然海军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进步,但是当时家底毕竟还是薄了一些。再加上当时的华盛顿条约和伦敦条约虽然限定了主力舰的数量,却没有限定驱逐舰和巡洋舰等次级舰只的数量,于是每当有作战舰艇退役,这些舰艇都会被封存起来,以待来日…认真的讲,虽然性能上可能会有些差距,但是一战的舰艇到了二战也未必就不能用了。至少不少一战时建造的战列舰和战巡舰,到了二战依然在使用着,而且是作为主力舰来使用的…当然,这是指战列舰和战巡舰这样的,像一战时期的驱逐舰和轻巡重巡什么的,除非出现突发状况,不然的话恐怕是不会有派上用场那一天了。</p>

而依照中国如今的国力,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更是小的不能再小了。</p>

事实上当时的国社政府,是打算将这些封存的舰艇,作为其他附属国成立后的海军装备使用的。换句话说,是打算等那些附属国,当然你也可以称他们为中盟的加盟国。</p>

中盟的加盟国几乎都是一些曾经被殖民的国家,因此在这些国家独立后,各方面无疑都是一穷二白的,这个时候作为主脑国家的中国自然也就需要当然不让的站出来。</p>

只不过让中国满足这么多的国家,对中国而言也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p>

毕竟别的不提,整个中盟可是有着十多个国家的,将来还可能有更多的国家,而且严光也很想将中盟发展成一个类似北约和华约结合体的组织,因此要求加盟国必须要有较强的战力。</p>

在这种情况下,被封存的舰艇自然也就派上用场了。</p>

到时候随便打个八折九折的,半卖半送的也就行了。</p>

什么?没钱?</p>

那就先欠着好了,反正将来也可以算利息。</p>

本来国社政府是如此打算的,不过现在吗…也是时候让这些封存的舰艇派上用场了,也算是让他们来个第二春,虽然这个第二春差不多就是最后一春了…————————————————————在海面上,大量散发第二春光辉的靖海级和其他型号的老式舰艇,在海面上承担着敢死队的任务。</p>

虽然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存在着数不清的水雷,但是这些舰艇却依然义无反顾的在前行着。</p>

在途中就算是被水雷击中,也丝毫没有要停下的意思。</p>

事实上就算被水雷击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在舰艇的内部已经装满了填充物,就算被水雷给击中了,舰艇也绝不会沉到海里去。</p>

另一方面,天上的日本人也是在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p>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中国人居然敢用百余艘舰艇做敢死队来趟地雷用。事实上这种做法估计也只有中国和美国才能办得到了,毕竟也只有中国和美国才有足够强的工业实力和足够多的资源来浪费。</p>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这么做的效果的确好。</p>

大概一个多小时后,虽然海面上的破雷舰差不多沉了一半左右的样子,但是在他们的牺牲下海面上却基本已经没有什么水雷了。换句话说,登陆部队的面前将不会再有什么阻碍。</p>

另一方面,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日军却是目瞪口呆了起来。</p>

要知道那么多的水雷,哪怕对日本人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困难,本来他们还寄望于这些水雷能够多阻隔中国人一段时间,谁想到居然这么轻松的就被…也就是在日本人还在吃惊的时候,国防军发起的登陆战开始了。</p>

由于没有了水雷的干扰,再加上有空军轰炸机的支持,再加上大量的登陆艇乃至两栖战车的出现,所以登陆作战进行的相当顺利。基本上只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已经在布里斯班抢滩成功。</p>

这里固然有很多原因,比如说国防军装备了大量装甲装备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日军战力的严重下跌。毕竟在过去的多场战役中,日军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那些拥有较多实战经验的士兵更是如此。</p>

而且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的士兵,并不是死于枪炮下,而是死在了潜艇部队的伏击和VX毒气之下…在充斥着菜鸟的情况下,海滩上的守军根本无法阻挡登陆部队。</p>

毕竟国防军不止是在装备上,就连在战斗力上也要强于日军。而且国社政府有着极为严格的兵役制度,在人口方面更是有着日本十多倍的人口数量,根本不缺预备役兵源。</p>

而在抢滩成功后,登陆的国防军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后直接挥军布里斯班。只不过虽然在抢滩的过程中很顺利,但是在城市战的时候,多多少少遭到了一些麻烦,毕竟在城市战中对守军实在是太有利了。</p>

不过就算是这样,登陆部队还是在三天内拿下了布里斯班,并且将城市内的守军请教一空。</p>

而且让登陆部队吃惊的是,这次在城中居然有许多的日军士兵投降,要知道这在过去是绝不可能出现的情况,不过从侧面也印证了日军训练有素的士兵已经死的差不多了的这个事实。</p>

而就在布里斯班沦陷没多久,包括达尔文在内的两座城市也分别落入国防军手中。</p>

接下来,需要进军的目标就只剩下悉尼和墨尔本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