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2 / 2)

初雪虽不知何故,仍是恭敬地应了,遥遥地小心跟在宫女身后,不多时回转了,说那名宫女到二门处,与一个长随打扮的人比了个手势,就回来了。</p>

俞筱晚又问,"有人看到你问你没?"</p>

初雪掩嘴一笑,"有一个小丫头问了婢子,婢子说内急,走岔了路。"</p>

俞筱晚也不禁笑了,这丫头就是机灵。今日客人众多,历王府内管理也没那么严,每位当家主母都带了一名小丫头入府,偏巧印如请假、印巧病了,武氏便向俞筱晚借了初雪,若不然,还真有些麻烦。</p>

"寻机问一问王府的丫头,有没有什么清静的地方,适合一个人呆着静一静的,嗯,就说三小姐有些头晕。"</p>

叮嘱了一句,打发了初雪去武氏身边服侍,俞筱晚坐回花厅慢慢思忖,二门处的...那么这张字条就是男宾递进来的了。除了前年与韩世昭聊过琴艺之外,她几次与韩世昭照面,都不过是点头招呼,可没跟他熟到可以用单名留言的地步,当然不可能是他,那么会是谁呢?</p>

忽尔,几个月前在秋海堂的那一幕便涌上心头。</p>

刻意要推倒屏风,恐怕是想让静晟世子认清我是谁,毕竟赛马会上女子都用纱巾掩了面,且那时候尚无怨仇,高高在上的静晟世子,必然没心思打量俞筱晚是个怎样的女子。俞筱晚顺着这点思绪慢慢往下思索:如今看来,平南侯打算将静雯郡主许给肖大勇,也是百般无奈之下的选择,否则也不会这时候了都没传出一点喜讯...这门亲事对于静雯郡主而言,毕竟是太太太低就了。</p>

...静晟世子难免为妹妹抱屈,想从我身上找补回来,也是人之常情,张君瑶才想出这样顺水推舟之计。会用韩二公子的名义,恐怕是因那日赠琴之故,以为我与韩二公子有了私情,用他的名义相约,我必定会赴约。这么说来,静晟世子必定筹谋已久,望仙亭那里,就安排了一场好戏。</p>

只是,当日静晟世子明明认的是雅儿,我这几个月又从未出曹府,宫女怎会又将字条交给我?</p>

也不怪俞筱晚疑惑,静晟世子既然是要为妹妹小小的报仇雪恨,最终的目的就必然是毁了她的名声,让她的闺誉如同静雯郡主的那般摇摇欲坠。以此为前提的话,他就决不可能随意找个历王府的宫女,花几两银子买通了来送字条,因为有这一条线索,就足以将他本人拖下水。</p>

虽然男人不象女子有诸多苛刻的礼法限制,不会因幽会这样小事带累名声,但是她也不是静晟世子可以随意踩踏之人,总能找到人为自己辩驳几句,事情总能露出些许端倪。若是她的辩驳被人采信,她固然是名声不保,但静雯郡主的事也会被挑出来,静晟世子身为朝廷重臣,却跟个深闺女子过不去,气量和心胸就实在是太过狭隘,在朝堂上只会沦为他人笑柄,弄不好还会被御史弹劾,官职不保。因而静晟世子绝不会这般冒险,他派来传递字条的宫女,必定是他早就安插了进来的人手。</p>

方才接待她们的管事嬷嬷,只听说她们是曹府的内眷,就将她们带入了这间小花厅,估计连谁是谁都没弄清楚,以静晟世子的谨慎,肯定要事先将人指认清楚,才会让那名宫女传递字条,而且为了保护妹妹,或者说给妹妹一个惊喜,决不会事先与静雯郡主通气,那名宫女就应该同静晟世子一样,认为曹中雅才是她俞筱晚才对。(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