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六章 投诚(1 / 2)

 魏征魏大神究竟是何方神圣?他的身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他又是什么背景?又是什么让太子能够对他如此言听计从?</p>

一切、一切的背后,有着太多的谜团。</p>

当然,以上是一些思想比较正派之人的想法,也不乏一些思想邪恶的传言。</p>

例如,太子殿下喜好龙阳,而魏征魏大人是太子的一个私宠,所以太子才会听从魏征的劝谏。</p>

不过,很快就有人跳出来反驳了,君不见太子府一堆美女,难道还有假?</p>

于是,新一轮的传言又广泛流传,太子殿下男女通吃,老少皆宜。这下,弄的是人人自危,夜班时分,鲜有人出门的,而起因却是太子李建成和魏征的传言。</p>

不说一众大臣心中有着怎样的龌蹉心思,反正今天之后,魏征身上就只有一个标签:惹不得。</p>

而李渊见到李建成,眼中也是闪过一丝喜意,似乎李建成一出场,就能帮他解决任何的麻烦。</p>

“太子,今日何事进宫?”</p>

李渊心情一好,于是挂着笑脸调侃了李建成一句。毕竟,李建成神龙见首不见尾,若是没有什么大事件,很难得会出现在皇宫之中。</p>

听了李渊的这句话,低下的一众大臣也是龇牙咧嘴,想笑却是不敢笑的样子。</p>

至于当事人李建成,一如他进入大殿时的那副微笑着的表情,看来李建成的脸皮已经厚到常人难以预测的地步,李渊的调侃根本没有丝毫的作用。</p>

见此,众大臣心中暗暗的佩服到,李建成确实已经到了他们无法预测的地步。</p>

“哎!”</p>

李建成悠悠的叹了口气,摊了摊肩膀,洒然道:“孩儿原本想着进宫给父皇说个好消息,但是,父皇你的话却是伤了孩儿的心了。”</p>

看着李建成一副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的表情,众大臣那脆弱的心灵又是被狠狠的敲了一记。</p>

李渊脸上的笑容顿时定格在那,心中暗骂自己一句,自己怎么就嘴贱呢?</p>

明知道成儿是没有大事不出现的主,如今既然出现在这大殿之中,说明有大事,而且还是好消息,不得不让他期待啊。</p>

“既然是好消息,那太子就说出来,让朕与众大臣一起分享。”</p>

当下,李渊板着个脸,用着严肃的表情向李建成说到。他知道,李建成肯定会乖乖的把好消息给说出来。</p>

果然,李建成嘴一撇,心中无奈,只能将事情说了出来。</p>

如今他老子摆出如此表情,若是李建成不给面子,那就是在打李渊的脸,日后李渊在大臣之中又有何威严可言?</p>

</p>

鄙视了一番李渊,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学会演戏了。</p>

李渊板着脸,两个黑白分明的眼珠子却是对着李建成眨了眨,看他的样子似乎有些得意。</p>

看到父子二人小动作的诸多大臣一副老僧坐定的样子,似乎眼前的事提不起他们的兴趣。</p>

“父皇,容孩儿在说出这消息之前,还先宣一人入殿。”</p>

等得听了李建成的话之后,当下就有跟在李渊身边的内侍大声的吆喝了起来。</p>

“宣吐谷浑王子伏骞进殿!”</p>

虽然,李建成提出要撤去在未来显得不人道,且经常出现乱政的太监。但是,这事也不可能一说就解决,毕竟也要时间缓冲。</p>

如今,皇宫之中已经不再招收太监这一职业,让许多狠下心,打算进宫干活的太监们欲哭无泪。</p>

他们之所以狠心自宫当太监,就是没有什么一技之长,或者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现在,连这一条路都绝了,那他们更是没有活路了。有幸运的可能还有人要,倒霉点的也只有死路一条了。</p>

现在,主要招收二十到四十左右的女子。</p>

二十之前的太年轻,办事不够稳重,自然是不要;四十之后的更年期到了,脾性什么自然会很糟糕,招收她们就是给自己添堵,所以算来算去,就二十到四十的是最合理的。</p>

能够招收女子做事,这一点让李建成很庆幸他是来到隋唐这个动乱的年代。</p>

若是在隋唐前,很多东西都发展的不够完善,施行起来难度很大,说白点就是相对落后;</p>

而在唐朝之后,可能会先进很多,但是思想条件却是不够。</p>

有哪个朝代,能像唐朝这般开明?</p>

一代帝皇李世民能够重用各族将领,著名的有如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及至后来的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等。</p>

同时,在唐朝的妇女,也不像其他朝代那般规矩多多。</p>

她们抛头露面,能够做她们喜欢的事。直到了宋朝,女性的自由才弱了许多,特别是在程朱理学出现之后,更是呈现出病态的发展。到了满清时期,这就尤为明显了。</p>

清朝统治者乃是满族人,为了达到他们统治目的,故此大力提倡儒家思想的“天地君亲师”,还有“忠孝礼义”等等,女性更是被压制到了一种形似商品的地步。若是在未来年代,哪个年轻女子死了丈夫,你要是说出守寡之类的话,不要说本人,旁人可能都拿鸡蛋来砸你了。</p>

唐朝也正是因为他的经济发达,政治文明,思想先进,才成为国际大都市,出现万邦来朝的昌盛情形。</p>

若是在程朱理学之后,你李建成敢提出任用女性这样的建议,人家一口一个唾沫淹死你。就算是皇帝说的都没用,更何况你只是一个太子?</p>

话说那些大臣在听到李建成所宣之人,头脑聪慧的心中已经隐隐有些想法了,头脑愚笨的人,自然是想着怎么会叫来一个外族王子?</p>

同样的,坐在上首的李渊眼神之中一闪而过一道兴奋之色。</p>

“下臣,吐谷浑伏骞拜见大唐皇帝陛下。”</p>

伏骞进来之后,很是恭敬的跪拜下去,没有丝毫的犹豫。既然已经决定要向李唐投诚,那再摆着王子的架子,那就是找死了。</p>

“呵呵,伏骞王子客气了,快快请起!”</p>

如今李建成和伏骞还未将投诚之事说出来,所以吐谷浑不属于李唐,伏骞也不是李唐的臣子,李渊自然表现出足够的善意。</p>

“谢陛下!”</p>

伏骞神色恭敬的应了一声,从地上站起之后老实的站在一边,没有一点的王子做派。不仅李渊看的满意,就连一众大臣心中也是不住摇头。</p>

伏骞的识情知趣也让人很满意。</p>

至少李世民和苏定方二人跪在一边,他的眼神也没有朝那边扫去,而是老老实实的看着地板,让人好感大增。</p>

“呵呵,太子,现在可以说出究竟是何好消息了吧?”</p>

李渊淡笑着将目光望着李建成。</p>

“今吐谷浑王子伏骞,谨代表吐谷浑上下,将向我大唐帝国投诚。”李建成眯着眼淡淡的说到。</p>

“什么?”</p>

李渊身子一震,显得有些惊讶,难以置信的目光看向李建成,口干舌燥,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很平静:“成…太子,你确定没说错?”</p>

内心似乎有些震惊过度,差点就将在家中所用的称呼喊了出来。</p>

“父皇没有听错,吐谷浑确实决定向我大唐帝国投诚。”李建成脸上一副云淡风轻之色,好似说的只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p>

“什么?吐谷浑向我大唐帝国投诚?”</p>

“我没有听错吧?你来盖我一巴掌看看痛不痛…”</p>

“啪…”</p>

“真是天佑我大唐,我大唐兵锋之盛,又有何方势力可及?”</p>

当李建成再一次确定之后,激烈的讨论声顿时从一众大臣口中响了起来,“嗡嗡嗡”的声音,犹如无数的苍蝇在飞舞一般。</p>

再看李渊,此时也已经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两只手放在身前,看起来想伸出,又好似想收回去,好似在挣扎着究竟是要伸出去还是要收回来!</p>

李渊手下的那些肱骨大臣们也都是一脸的激动之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