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修道启蒙书(2 / 2)

听他的口气,似乎不会修道……</p>

这让我有些迷惑,可不敢多问多说什么。</p>

秦爷爷的脚和巴掌比我父亲的还要重,我心中很多疑惑只能自个儿在肚子里研究,他是三庙村除了我父亲外最有见识的人,却也都不知道该怎么修道……</p>

那么,我该问谁去?</p>

三庙村另外两个庙,土地庙和九天玄女娘娘庙的庙官都是阴气森森的大脚神婆,只知道画一些乱七八糟的符烧成灰给小孩大人喝,我可不想去问她俩,年前那段时间心神失守的我可是没少遭罪喝灰灰水。</p>

如果……如果修道也有幼儿班,也有一二三四五年级,也有初中、高中、大学……那该多好!</p>

入夜。</p>

一场春雪降临,天地白色茫茫寂静,万籁无声,住在山下帐篷中的我,无心睡眠,一边复习功课,一边修道。</p>

古时候有个小孩在隔壁邻居的墙上挖个洞洞一边偷看一边学习,下定决心好好学习的我,劲头一点也不必他差,借雪色茫茫之光学习,眼力奇佳的我深夜中都能看清楚十米外的老鼠,何况是二尺外书上的文字。</p>

翻阅以前的课本,脑海中自然幻显出当时老师上课的情景,这种复习功课的状态,十分奇妙,就好像我重新读了一遍幼儿园,小学……</p>

</p>

此时,我手中拿的是小学一年级的《自然》课本,这是小学时期的启蒙课程,里面讲的都是些最基本的自然常识,涉及面及其广泛,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无所不包,同时也是中学地理、化学、生物的基础。</p>

再一次翻开这本书时,我被前言给吸引了,这应该是写给老师看,而不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能懂得的前言。</p>

上面写着:本书是对小学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的教学目的是:获得知识,培养志趣、能力,……,它的教材呈现形式是:问题式、探究式;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引导、探究,既重视结果也重视过程,在其过程中体现了对兴趣、能力的培养……敢于提出新思想、新观念,并能大胆而合理地去进行探究和体验活动。探究——体验的过程注重学生把思考、探究、发现和感悟体验作为一种快乐,发展为一种能力。</p>

“……”</p>

真是字字如珠啊!</p>

心中震撼着,我一边看,一边激动的浑身血液沸腾。</p>

自然,自然,日球的,是谁给这门课程起得名称?写这些文字的学者肯定是个修道者,我胡思乱想哈哈大笑,手舞足蹈。</p>

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p>

这本课程的名称,让我心中隐隐明白了啥是自然,这篇前言,让我同时明白了如何修道,摸到了‘道窍’的我就好像是掌握了一把打开天地之间无形存在大门的钥匙,让我每一天都在重新认识天地万物,从另一个角度去研究自然……大胆而合理地去进行探究和体验,思考、探究、发现和感悟体验作为一种快乐,发展为一种能力。</p>

原来,修道真有教材,而且还是从幼儿班一年级开始就有,就看从哪个角度去学习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