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六名保安(2 / 2)

“是!”两个小警员,领命去各自完成了。

刘队又转向路所,“现场群众的走访,还需要所里的同志们辛苦一下,在走访过程中注意评估当事人的死亡是意外、还是刑事案件,这个离开的保安对受害者施加了伤害的可能性有多大。”

“刘队放心,我们加快走访进度,咱们随时沟通。”

“好,那我就回去继续勘察现场了,现在需要更细致的工作了。”

“好!”路所点头示意,刘队转身离开,但是刚走了两步就转过身来,指着正在门卫岗执勤保安的腰间,问保安队长:“这个警棍是你们配发的吗?”

“啊,对对。”队长连忙回答,“我们在门口和小区内巡逻的保安,都会佩戴这种警棍,整个保安队一共有五个。”

“黄山松昨晚当班时用的哪一个?”

值班保安好似猛的意识到手里这条警棍可能是打死人的凶器,下意识的要马上扔出去,但做出了抛掷的准备动作之后反应过来:这也算是重要证物,赶快把警棍举到了离他最近的浩哥面前。

浩哥没有动,分局刑警队的同事过来,用大号证物袋把这根警棍包了起来。

随后,这位同事让队长把在小区中拿着其他警棍巡逻的保安把另外四根警棍马上送过来,刑警队的同事一并收走了。

在收齐警棍之前,刘队就返回现场继续指挥勘察了,抽水机已经开始工作,不知道池内还会出现什么线索。

我看着被收缴上去的警棍,感觉和我刚才帮田老师勘验尸体是看到的死者头顶的伤口形状很吻合。

可能是疑人偷斧吧,一旦觉得邻居有了自己的斧子,看邻居干什么都觉得可疑,我现在就觉得伤口的形状和警棍特别一致。

于是,我在心里又推理了中年男子死亡过程的另一个版本:死者不是小区业主,也没有小区的门禁卡,还不愿意填写访客记录,甚至都不认识这个小区里的任何人,只是单纯的醉酒后硬要进入小区,所以当时的门岗保安黄山松予以了制止,直至两个发生了争执,在这一点上,保安做的没有问题。后续死者尝试跟随小区业主强行进入,试了几次就成功了。保安追上去继续阻拦,两人拉扯到景观湖附近,保安情急下用警棍敲击了死者头部,死者头部收到重击,造成脑震荡,触发了呕吐,随后晕倒在池塘里。胆小的保安发现闯了大祸,看到附近没有目击者,就迅速跑回了门岗,碰巧马上就到了下班时间,又早已定好回家的行程,于是没有做汇报,心怀侥幸心理连夜潜回了原籍。

接下来的调查,似乎更加印证了我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