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六章 宋金之战全面爆发(1 / 2)

 赵匡胤陈桥兵变,开创大宋,建都汴梁。靖康之后,徽钦二帝被囚,中原落入金人之手,汴梁如今还被完颜亮改名为南京。</p>

赵构匆忙间在应天称帝,后几经辗转来到杭州改名临安,作为陪都。</p>

按照常理,若是宋朝北伐成功,收复失地,夺回中原的话,那么都城必定是要迁回汴梁的。</p>

可问题是在秦天德看来,汴梁实在是不适合作为都城。</p>

唐末以及五代十国期间,汴梁城因其便利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中原地区的商业交通枢纽,从而在赵匡胤建立大宋后,定都与此。</p>

北宋时期的汴梁城,虽然没有以前唐朝长安和阿拉伯帝国的巴格达那么宏伟,人口也没长安时那么多,但其商业往来的繁荣却是当年的长安和巴格达所无法媲美的。</p>

但交通方便的汴梁城也有着致命的缺陷,缺乏所谓的地理天险。汴梁城不想以往历朝历代选择的城长安或者洛阳那样拥有地理优势,唯一的一道天然屏障便是城外北方的黄河,但一到冬季,黄河水一旦结冰,这条天然屏障也就没有了任何作用,金人两次围攻开封,就是趁着黄河结冰,如履平地般轻易过河。</p>

秦天德很清楚,自宋之后,中原大地最大的隐患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针对这能够导致中华文明衰亡的隐患,他在尽可能的做出预防。</p>

杀胡令的悄然宣布,看似报复的扩大杀胡对象,过上一两年在迅速指向整个草原游牧民族,这些都是他未雨筹募的安排。</p>

但他不能肯定,在他离开后,这条杀胡令还能维持多久,所以未来大宋的都城决不能在汴梁这种居安不思危的地方!</p>

半年的时间,王贵所率领的西征大军在吐蕃十战十捷,无数部落被攻破,解救被吐蕃人抢掠奴役的汉家百姓十余万众。</p>

对于攻破的吐蕃部落,其中青壮男丁皆杀之,妇孺被押送返回宋国境内,变卖为奴为婢,与汉人通婚融合,所得钱银补充国库。</p>

而其中的老弱病残则被向西驱赶,借用他们的口,传播大宋无敌雄狮的残忍和冷血。</p>

西征大军在吐蕃的杀戮,终是在宋朝境内引起了相当一部分人士的不满,认为宋军如此暴行,与蛮夷何异?</p>

对此秦天德根本不予理会。</p>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仁义道德可言。</p>

春秋五霸中的宋襄公仁义吧,结果败亡在楚军之手,就是后世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中,中国军队本着缴枪不杀不伤平民的原则,可是迎接他们的却是一梭梭无情的子弹。</p>

任何一个破败的村庄,村庄里任何一个看似无害的,哪怕是上至走不动路的七十老妪,下至还穿着开裆裤的鼻涕娃,当他们从中国军队手中接过活命的粮食,中国军队转身要走的时候,他们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摸出来枪支,毫不犹豫射向了那些刚刚帮过他们的异国人。</p>

养不熟的白眼狼就不要养了,用棍棒和刀枪打到他们不敢不服,这是秦天德的态度。</p>

因此在面对朝野上下掀起的针对王贵大军太过残暴的反对声时,秦天德选择了以强硬的姿态进行弹压。</p>

他不是不想跟对方讲道理,可是这道理根本讲不通。</p>

面对秦天德提出,吐蕃人曾经如何杀戮边境宋朝百姓,有多少百姓死在吐蕃人手中这些具体事例时,这些反对者竟会说出“彼为蛮夷,行止粗暴,我为上国,焉能学蛮夷哉”这种话来。</p>

当秦天德在国师府外,面对着一群前来请命,要求秦天德禁止西征大军屠杀吐蕃百姓的人群时,终于忍不住了。</p>

跳到带头的一个穿着华丽的文士面前,一拳打掉了对方两颗门牙。</p>

这就是典型的吃饱了撑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主儿!</p>

秦天德已经看出来了,这些来抗议的基本上是以家境富裕的书生学者为主,还有一小部分出身贫寒的读书人,正儿八经用勤劳支撑起大宋王朝的劳苦大众,并没有参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