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法不传六耳(2)(1 / 2)

 自武昌起义后,得以出狱的汪精卫在人的引见安排下结识了窃国大盗袁世凯,与杨度组织国事共济会,呼吁南北停战议和,并且充当南方议和参赞,参与南北和谈,主张孙中山让权,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在袁世凯的资助下到法国留学。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汪精卫被举为国防最高军事委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党政权势均在蒋介石之下,但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比年轻时的抱负也算是得偿所愿。

不过现在的汪兆铭早已不是当年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热血青年了,自从中日大战伊始,汪兆铭便被深深的恐日情绪所围困,曾经多次赴日的他只看到日本的强大,却看不到中国的优势,和得道多助的公理正义所在,在汪兆铭看来,中国是无法跟日本进行对抗的,对抗只有死路一条。

实际上汪兆铭也必须要和蒋介石唱反调,否则他这个副手就要被湮灭了,作为政治人物汪兆铭不怕风头浪尖,他害怕的是被遗忘汪兆铭缓缓的放下手中周佛海拿来的战报道:须知数十年来,中事经济,在物质上着着落后,固不待言啊何以为战若不胜,亡国啊

陈公博也微微叹了口气道:现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蒋正中大义在握,谁反对谁人就是破坏抗战,这个罪名可等同汉奸啊

听到汉奸两字,汪兆铭似乎就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略微激动道:吴亡之际,乃无一人死节,不亦辱乎古人如何为国家尽忠明知不能救吴亡,而惟一死自尽其心,然想自己死了之后,未死的人都要为奴为隶,这又何能瞑目到底,也不是根本的办法啊

梅思平顿时听出了汪兆铭的弦外之音,所谓死不值得,毫无价值的去死,就不如留着有用之身另谋他途。

实际上梅思平是比较了解汪兆铭的脾气秉性的,他知道汪兆铭恐日主和,在其的意念之中绝非一日两日,而是汪兆铭个人懦弱自卑的个性造成的,冰冻三尺,远非一日之寒。

不过梅思平知道自己所言在汪兆铭心中的分量不如其夫人,而汪兆铭周围最重要的主和人物就是陈璧君和周佛海了,但是今天周佛海似乎一直在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