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踏破汗帐(2 / 2)

至于长孙晟会不会甘心给裴矩做嫁衣,那就要看他们二人“商议”的结果了,这一路上他们有的是时间。

--------------------------------------

望着前方苍茫的大地,陈元化下令让大军原地进行修整,同时让前面的斥候部队加大探索的范围,找到突厥军的主力之所在。

对于此战,陈元化没有打算自己亲自进行策划。他清楚自己的军事素养也就只到能看懂地图的水平,在大明世界征战四方全靠前知挂和武力突袭,要是让他来指挥军队,只怕是军事物流大师都能暴打他。

毕竟校长虽然料敌如神,如土木堡王振、转进如风,不让高粱河车神,但他学“曾圣人”结硬寨打呆仗的本事还是不错的,只是白银的水平遇到了王者。

反正麾下豆卢勣、窦荣定、高颎、虞庆则等人都是明将,等他们讨论好以后,陈元化最后表态拍板就好了。

在这段时间里,在陈元化领导下,众人讨论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纲领是利用突厥轻视中原军队的心理,出其不意。

战术则是根据隋朝本身军备的实际情况,由大军主力结成一个“方阵”。

所谓“方阵”,即由步兵、车及骑兵三部分组成,战时步兵与战车交错充当壁垒,“四面外拒”,即针对防范来自外面的冲击,步兵要与车配合,车弯曲排列,间以鹿角,交错形成钩状,这样可以减小突厥骑兵的冲击力,限制骑兵的奔突活动。

随着车和鹿角对突厥骑兵的阻拦,破坏了突厥骑兵的阵型,这样步兵可以冲到车外作战。如果步兵击败敌兵,在阵中间的骑兵再出来追击。这是一种保存骑兵力量的作战方法,是典型的消极防守之法。

因为隋朝骑兵不如突厥,故而先考虑如何保持自身有生力量,再寻觅机会,待敌人漏出破绽后再一击直中要害,此所谓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者也。

豆卢勣、虞庆则等人率领主力部队拖住突厥大军,让突厥人眼中只有面前的主力部队,而忽略了其他的细节。

至于陈元化嘛,卫王殿下将会带领数千精锐骑兵直冲突厥大汗营帐,准备擒拿突厥沙钵略大汗。

数千骑兵孤军深入,剑指数十万大军的中心营帐,看起来是一个很疯狂、很不可思议的计划,但历史上,那位卫霍再世的卫昭王就做到了这样一个堪称是奇迹的事。

凌晨,天刚蒙蒙亮,只有一丝丝阳光从云层中透露出来。

此时豆卢勣、虞庆则等人率领主力部队已经与突厥大军奋战了一天一夜,经过这一轮的试探,突厥高层们已经确信他们眼前的敌人就是面前的大军。

在这茫茫荒野,南方的隋人根本找不到方向,这片草原只有狼的子孙才能自由驰骋。

突厥人绝对想不到,有一支数千人的骑兵部队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绕到了他们的后方,此刻正准备亮出他们的獠牙。

通过锐利的视觉,陈元化看到了在那片庞大营帐中心的金狼旗,他一举手中钢槊,对身边的部下发出命令

“众将士,随我冲锋,踏平突厥大营,活捉突厥沙钵略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