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有争则鸣(2 / 2)

万事儒医 伺茗师太 0 字 2021-10-24

他也知道,他和彦波希不是同路人,但是找朋友,他还是要选择彦波希这样的人。坦诚、坚定、无私、执着!这些品质。彦波希身上都有,可他没有的恰恰也是处世中最重要的,那就是主动适应!只有适应,才会游刃有余,若没有这点修养,自己能转悠起来这个公司。

郭侠并没有马上去西藏,他还家里赋闲,有时间就看看书,准备了解一些藏医的知识。爸爸妈妈对他去西藏的态度是不支持。只同意他以旅游的形式去体验可以,常年置身于那里工作,他们坚决不同意。

郭侠暂时说服不了父母,也不好说走就走,毕竟自己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他常常想起老师的嘱咐,决定先在家里陪父母一年,跟着他们也了解一些药物制造的知识,为去西藏,做些足够的准备。

爸爸劝说老师这事,他是坚决站在老师一边的。自己看了书,并利用网络发表了一些支持老师观点的言论。想不到也在年轻的网民中掀起了一场热议。张阳、慕容秋他们旗帜鲜明地站在了老师的一边。用自己适合的方式表示了舆论的支持。

看到儿子也这么不消停地推波助澜,郭青云只在家里骂他们师徒都是书呆子!心想让孩子跟着彦波希这一根筋学习,是不是做错了!

但看看孩子的变化成长,又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可耻!也只好放任自流,不再管顾了。

彦波希并没有因此受到什么影响。他也不在乎院校和医院里那些世俗人的嘴脸变化。只是把自己的理念,结合在实践的临床中加以运用。尽量为病患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增进疗效,减轻痛苦。经他多方结合施治,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来他这里看病的人,越来越多,竟然到了早起排队抢挂号、买挂号的程度。中医科因为了他,出现了前所未有“繁荣”

慢慢的。院方首先对这种思路给与了肯定,尝试性地在其他科的病房里,增加了一些结合中医的治疗,比如针灸、艾灸、药浴、熏蒸等。开始是还是对症下药,经中医科会诊后,选择性的使用这几种方法,但后来就演变成一种变相的推销。所有的病房都上了艾灸、针灸、泡脚这样一套疗法,只要问问病人,想用,就给用上这“三大方“

面对这种情况,彦波希在院务会提出强烈地质疑,他说:“各病房都开上了中医三大方,这是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吗?这是蛮干!早晚都会酿出事端来!大家都到个病房去听听,病人和家属是怎么议论的?他们说这是变相的敛财!“

副院长胡勇第一个反对他:“严教授说话,可得凭良心,不是你提出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还有什么华医的大一统理论嘛,现在院方把你的治疗思路发扬光大,你不但不感激,反而又在这里提起抗议了!这是什么道理?”

他的话,引来好多个部门领导的随声附和,他们都对彦波希会有这样的反应表示不理解,有的人干脆就说他矫情。

彦波希当仁不让,他站起身,质问副院长:“请问胡院长,我所说的结合施治,是这样的结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