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英雄之城,死亡之城(15)(1 / 2)

 德军的行动立刻再度引起了苏军指挥部的震动。身处列宁格勒的伏罗希洛夫现在看起来给人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p>

啊,没错。德军现在的举动看起来的确是以彻底包围列宁格勒为目标。但是他们那支元首直属武装党卫军的行动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德军的手伸得似乎有太长了。</p>

古德里安装甲集群在向北猛攻。被安排在最右侧的“瓦露基利”在向北前进的同时,似乎为了确保右翼安全,还在不停向东扩张。阻挡在他们面前的苏军被打的溃不成军。由诺夫哥罗德开始,德国A集团军群控制的苏联土地就像个漏斗,越向北面积越大。</p>

包括伏罗希洛夫在内,所有苏军指挥官们都一致认为。德军的夏季攻势目标绝不会像目前看起来这么简单。但是德军的目标到底是哪里?不仅是最前线的伏罗希洛夫判断不出,就连莫斯科指挥部内的瓦杜丁、华西列夫斯基都判断不出。</p>

当年苏联将边境线向西移动到波兰边境时,为了方便与波罗的海三国的联系。在列宁格勒州,苏联人修建了大量铁路。这些铁路在41年苏德战争初期,帮助苏联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将工业向东转移的壮举,但现在却成了麻烦。互相交错的复杂铁路网,让苏军指挥官们无法准确判断出德军的行军路线。</p>

面对这种复杂战局,红军老元帅布琼尼了句:彻底将德国鬼子赶出苏联土地。得到了斯大林的赞同。斯大林认为既然现在北线搞不清德军想干什么,那么西北方面军就来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阻挡住德军。然后将主攻方向转移到斯摩棱斯克,让西方方面军从zhōng yāng揍扁德国人。</p>

斯大林的想法让华西列夫斯基与瓦杜丁不敢苟同。只有无能的指挥官才会顺着敌人安排好的道路前进。可从目前战局来看,他们又判断不出德军的目标到底是哪里。在无奈叹了口气后,两人只能依照目前战局作出安排。</p>

就在几乎所有苏军指挥官为目前德军行动而感到迷惑的时候,远在乌克兰的朱可夫一人在他的办公室内不停推演着。</p>

朱可夫认为德军的目标不可能是列宁格勒。否者他们不用像现在这样不停向东扩张。这属于所有苏军指挥官的共识。但之后就不同了,朱可夫猜测德军的目标很可能是列宁格勒东面的沃尔霍夫。因为他们至少需要一个100公里的纵深来防御42年冬季苏联红军的反扑。当然也可能是更东面的季赫翁或者是拉多加湖东面的洛杰伊诺耶波列。这完全取决于德军的后勤补给线能支撑起多长的战线。退一步,即便德军不占领那里。而是将占领区内所有铁路线全部破坏后再后撤,这100多公里的地区在暴风雪横行的冬季足够拖死苏军反攻部队了。</p>

在办公室内,朱可夫围着地图不停转圈。每当想到什么,他便在地图上圈圈画画。</p>

朱可夫可不是rì本人。那种海上自卫队不损失任何一艘船就能全歼中国东海舰队的推演他可做不出来。(话回来,真的要打rì本,需要出动军舰吗?)朱可夫从来就没有高估过苏联红军,也从来就没有低估过德军。他总是以苏联红军为弱势群体来推演这场战争。朱可夫从不怀疑苏联红军能取得最后胜利,唯一的区别仅在于苏联红军将为这场胜利付出多大的代价而已。</p>

朱可夫认为,德军既然能不顾补给线来玩一次冒险举动,他们就一定会再来第二次,第三次。光从补给线来考虑德军的行动方向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加上这个不确定因素,想推断德军的行动方向难如登天。即便像朱可夫这个二战名将,一时间也判断不出德军的目标。</p>

任海济在刚刚过去的冬季行动计划无疑是成功了。那种不管补给的非常识的军事行动,让苏军指挥官在判断德军的行动方向时,有些不知所措。苏军指挥官们担心德军会再来一次这种非常识的军事行动。</p>

也只有任海济知道,他不可能再玩出这么一场敌前大逆走,也不可能再来一次不顾后勤补给一路狂奔的战术。</p>

就好像“空城计”只能玩一次,而且还必须看对象是谁一样。如果带领魏军的不是司马懿而是孟获。诸葛亮的“空城计”会有用才怪。</p>

任海济很庆幸苏联的指挥官不全都像布琼尼那样胡子比脑袋大。他们有太多的东西要考虑。任海济也很庆幸,此刻坐镇苏联参谋总部的人不是朱可夫。否则以朱可夫的智慧,一旦得到足够的情报支持,他能迅速从一大堆讯息中找到有用的东西。之后无论德军玩什么花招都会变得毫无用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