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斯文败类(1 / 2)

 已到掌灯时分,江泉县县衙内堂亮起了灯火。</p>

江南的早春,入夜时仍是有些料峭春寒,是故内堂里还烧着碳火。</p>

书案后伏案批改公文的,正是江泉县知县,周鸿恩。</p>

周县尊近五十岁年纪,面貌清正,穿着团花员外常服,颌下短须七分黑三分白,打理得相当整齐,目光深邃,颇具威严。</p>

周县尊近来身子不太好,本该早些歇息。</p>

不过一年之季在于春,现在到了农耕时节,朝廷每到这个时节都要发劝农书鼓励农耕,江南乃是税赋重地,天下税赋半出于此,他即便身子不爽利,也不敢因此荒废了政务。</p>

放下笔,周县尊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拿起旁边的茶盏轻泯一口,略歇息一会,又继续批阅。</p>

身前的案桌上堆满了钱粮帐簿,江南的亲民官与其他布政使司(省)的亲民官不同,除了文牍书案外还要经手大量银粮,看起来任的都是十足肥缺,但若是不懂经济之道的官员是万万做不长久的。</p>

周县尊是天顺八年的三榜进士,官途蹉跎十五年,一直在地方打转,年近半百才出任这江泉知县,到任两月,虽然各项事宜都已上手,却不敢有半分轻慢。</p>

时光荏苒,大半辈子都过去了,年轻时的锐气雄心都已消磨得所剩无已,他只想这一任三年内不要出什么差错才好。</p>

至于三年以后是高升还是低就,对于一个背景不深的小小从六品官来说,是不敢有什么大期望的。</p>

原本是请有一个师爷的,不料刚一上任,师爷家里的老父便过世,已请了假回乡奔丧事,这些钱粮帐簿便不得不亲力亲为了。</p>

审阅完六房的钱粮帐簿,天色已极晚,周县尊却仿若不知,眉头紧蹙,今年税收的形势不容乐观。</p>

今年的气候有些反常,开春时节就有一股不同寻常的倒春寒过境,不但影响了一部份农耕,还影响到了桑树的发芽生长,若是不抓紧布置下去,怕是会影响今年的夏粮和生丝这两大进项。</p>

见微知著,这两大进项若受影响,其他各行各业也势必会受到波及。税赋的征收又要加倍的艰难,只怕更有得头痛了。</p>

若是方唐镜在这里,就会告诉他,此时的大明已开始进入了小冰河时期,今年的气候反常只是开始。</p>

以后气候反常会变成常态,此乃全球大势,非人力可以挽回。</p>

此后大明国力一路走低,到了崇祯时期更是进入最低谷。</p>

大明王朝的毁灭人祸固然是占了不少,天灾却也贡献了相当大一部份。</p>

不过对于熟悉经济之道的周县尊来说,面前的难题也不是无法可想。</p>

堤内损失堤外补,粮食和生丝这一块的损失也未尝不能从商业这一块找补回来。</p>

想到这里,周县尊强打起精神,又翻起了刘书办才交上来的税簿。</p>

相比起其他的杂税,这牙行的收入才是大头,尤其是官办牙行,所以县里才委派户房书办专门主持此事。</p>

现在才刚刚过了春节,大宗的商税并不多,翻到了最后,两笔新入的帐目显示却是同一个人的名字,方唐镜。</p>

这个名字很熟悉,略一想,周县尊就记了起来。</p>

对于方唐镜这个名字,周县尊并不陌生,</p>

三日前,府里学政亲自发下来的条子,将此人从生员的行列里开革出去。</p>

因为是县里的教喻专门跟他说过此事,还为这个少年成名的秀才打抱过两句不平。</p>

不过方唐镜弄出的事端地点是在府城,他也爱莫能助。</p>

年轻人不懂事,得罪了权贵,周县尊也只能心下里感慨两句,断不会诉诸于行动,多生枝节,连说上两句公道话也不肯。</p>

衡量一个县官的政绩,主要在于两点:赋税和教化。</p>

赋税的重要自不必说,单说教化这点,周县尊也是极上心的。</p>

而衡量教化的指标,主要还是看本县能考上的生员质量和考取的举人有几个?</p>

方唐镜原先乃是廪膳生员,口碑和才学都是极好的,这样的人有极大机率能考上举人,被革除功名委实有些可惜了。</p>